滴滴擬“復活”小藍單車:直接殺入共享單車市場

【從高頻、低價且具備大流量的App去切入頻率相對較低、利潤相對豐厚的行業(yè),邏輯上是合理的,用高頻打低頻,共享單車正是通過高頻行為把流量吸引到自己的平臺,從而提供利潤更為豐厚的服務】

出乎意料的是,已經上了死亡名單的小藍單車還能成功攪動整個互聯(lián)網出行市場。

4fb64d3beec44c4dabaae2986b6aeb03.jpeg

滴滴“復活”小藍單車的消息給出行市場打了一支強心針。日前多家媒體爆出消息稱,滴滴已經完成對小藍單車的收購,并即將派出管理團隊接管后者。但第一財經記者1月3日從滴滴內部人士核實的消息是,準確來講,滴滴并不是收購小藍單車,而是接手了小藍單車的部分資產。

“滴滴只是看上了小藍單車的部分資產,所以這個交易并不是整體收購?!卑凑丈鲜龅蔚蝺炔咳耸康谋硎?,滴滴肯定不會主動接手小藍單車這個負債累累的攤子。

有報道稱,小藍單車拖欠供應商款項高達2億元,涉及70余家供應商,大部分供應商被拖欠款項在100萬元左右,部分供應商被拖欠款項高達800萬元。除了供應商欠款,用戶的押金此前也長期處于無法退還狀態(tài)。由于公司已經解散,記者尚未聯(lián)系到小藍單車創(chuàng)始人求證。

然而,拿下小藍單車的部分資產,也只意味著在重金投資了ofo但近期又“不歡而散”的情況下,滴滴終于確定直接殺入共享單車市場。

不僅如此,滴滴內部也在孵化共享單車業(yè)務。第一財經記者從滴滴內部獲悉,滴滴目前正在嘗試搭建一個共享單車平臺,滴滴出行的App在已經接入了ofo的情況下,近期還會接入其他品牌的共享單車。此外,對于共享單車業(yè)務,滴滴未來也不排除自己做共享單車品牌的可能性。

這些,還需要等待滴滴官方的確認。

滴滴的野心

從打車、專車市場上廝殺出來的滴滴,絕對是擅長跨界的好手。

2015年2月中旬宣布滴滴跟快的合并的時候,兩家公司還只涉及出租車和專車兩個業(yè)務。但是7個月后,滴滴已經擁有出租車、專車、快車、順風車、代駕5條成熟產品線。

“2015年以來,每兩個月我們推出一個業(yè)務,在業(yè)務推出的一個月之內,每一個業(yè)務我們都成為了行業(yè)里絕對領先品牌和份額的第一?!钡蔚纬鲂蠧EO程維此前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這樣表示。

對于程維而言,滴滴的野心一直是打造一站式移動出行平臺。

只是當共享單車興起之后,滴滴并沒有親力親為,而是早期就成功押寶了還沒有正式走出校園的ofo。

那個時間點,對于滴滴而言,更為重要的是滴滴和優(yōu)步中國的最后一仗。只不過,當滴滴和優(yōu)步中國在2016年8月成功合并,緊接著磨合期之后,ofo在市場和資本的雙重推動下已經實現快速擴張。

一開始,滴滴給了ofo不少支持。公開信息顯示,滴滴自ofo的C1輪融資加入后,不斷重金增持。多次投資ofo后,從滴滴來看,已經成功打通了網約車和共享單車之間的連通環(huán)節(jié),特別是2017年4月,ofo宣布正式接入滴滴之后。

但滴滴想要的不僅僅是業(yè)務的連通。

早在2017年7月,滴滴就派出高級副總裁付強、市場負責人南山、財務總監(jiān)Leslieliu在內的滴滴高管進駐ofo,分別擔任執(zhí)行總裁、市場負責人和CFO。只是,當年11月底滴滴派駐ofo的幾名高管集體“休假”出走。

業(yè)內普遍的觀點,滴滴和ofo已經不再是蜜月期。隨著上述三名高管的集體“休假”,滴滴需要重新思考自己在共享單車業(yè)務上的布局。

雖然目前ofo依舊在滴滴出行的App端入口上,但是第一財經記者得到的消息是,未來這個福利將不再由ofo獨享。

集體盯上“大出行”

2017年年底的第四屆世界互聯(lián)網大會上,程維面對記者時感慨萬分,稱滴滴是一家很有危機感的公司,“我們一路上九死一生,到今天也不覺得有所謂的安全。”

而如今,擅長跨界布局的程維也感受到了來自共享單車企業(yè)的跨界“威脅”。

程維在世界互聯(lián)網大會上透露,滴滴也在探索更多的業(yè)務,比如分時租賃和新能源充電等。

但摩拜對這些新業(yè)務也有興趣。有消息稱,摩拜成立了專門的出行服務部門,該部門將是“獨立主體、獨立業(yè)務并獨立融資”。

與首汽約車聯(lián)手后不久,摩拜日前又宣布,將與順風車平臺嘀嗒拼車達成戰(zhàn)略合作。此舉甚至被業(yè)內解讀為“準備打破滴滴的壟斷市場”。

“(摩拜)確實不完全只是為了業(yè)務的拓展,或者是想干什么,而是因為出行是件非常立體的事情?!蹦Π輪诬囀紫夹g官(CTO)夏一平不久前向第一財經獨家透露。

“可能大家不知道,比如上海的出行人次,每天騎自行車到地鐵、公交站的有幾千萬人次。我們做了1~5公里的解決方案,那還有需要5~8公里解決方案的用戶,還有8~15公里的,甚至是15~25公里以及之外的,用什么樣的方式解決這些出行的需求?這是我們想解決的?!毕囊黄秸f。

據夏一平透露,有35%~40%的用戶每天都是騎著摩拜接駁公交和地鐵的來回。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一個用戶騎著摩拜到地鐵站以后,不用買票直接上地鐵,然后下了地鐵繼續(xù)騎摩拜單車前往目的地,這才是更能滿足城市出行需求的解決方案。但實際問題是,當摩拜想去優(yōu)化與公交、地鐵等各個出行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關系時,并不是每一個出行工具、產品都有數據積累,這也是摩拜選擇開放數據的原因。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除了共享單車,哈羅單車目前已在十余城市投放了約6萬輛助力電踏車,共享汽車的戰(zhàn)略也已“懷胎”。

“在出行場景下,共享單車從兩輪車走到四輪車是必然趨勢。”優(yōu)拜單車創(chuàng)始人兼CEO余熠此前向第一財經表示,背后的邏輯在于,“從高頻、低價且具備大流量的App去切入頻率相對較低、利潤相對豐厚的行業(yè),邏輯上是合理的,用高頻打低頻,共享單車正是通過高頻行為把流量吸引到自己的平臺,從而提供利潤更為豐厚的服務。”

而CIC灼識咨詢執(zhí)行董事趙曉馬的觀點是,縱向一體化將會是未來共享單車公司的發(fā)展方向?!肮蚕韱诬囶I域格局遠未確定,形成壁壘的核心是產品研發(fā)和運營能力。資本優(yōu)勢只能短期提升供給密度,海量投放低端產品和低效運營的方式并不能可持續(xù)發(fā)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8-01-04
滴滴擬“復活”小藍單車:直接殺入共享單車市場
【從高頻、低價且具備大流量的App去切入頻率相對較低、利潤相對豐厚的行業(yè),邏輯上是合理的,用高頻打低頻,共享單車正是通過高頻行為把流量吸引到自己的平臺,從而提供利潤更為豐厚的服務】出乎意料的是,已經上了死亡名單的小藍單車還能成功攪動整個互聯(lián)網出行市場。滴滴“復活”小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