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互聯(lián)的智能生活離我們還有多遠?這個問題讓無數被科幻電影洗腦過的人們好奇、憧憬兼迷茫。ofo最近卻給出了一個明確答案:萬物互聯(lián)是一輛小黃車可以連接的距離。
多年以來,自行車給人的印象都停留在七八十年代結婚三大件之一。但通過重新定義共享單車出行領域,ofo賦能傳統(tǒng)自行車以互聯(lián)網技術,實現了產業(yè)升級。它被安裝上了傳感器之后,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攻占了地鐵口,并作為一種短距離代步的方式,成為都市流行文化。如今,憑借科技范十足的物聯(lián)網智能鎖,ofo更是迎來了“用科技重新定義共享”的4.0時代。
日前,共享單車的原創(chuàng)者和領騎者ofo小黃車召開4.0時代發(fā)布會,不僅推出行業(yè)首款NFC智能鎖,以及與中國電信、華為共同研發(fā)的NB-IoT物聯(lián)網智能鎖,還首次披露其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大數據平臺“奇點”系統(tǒng)。至此,從用戶舒適騎行到大數據采集、大數據分析的科技閉環(huán),ofo均已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傳感器沒有演進得足夠好的時候,以ofo為首的共享單車模式就誕生了。不過,這個模式的風靡,反過來刺激了物聯(lián)網技術的進步。ofo和華為、中國電信、北斗導航等公司聯(lián)手研發(fā)全球首款NB-IoT物聯(lián)網智能鎖就是一個例證。
NB-IoT物聯(lián)網智能鎖,具備廣覆蓋、大容量、低功耗的三大特點:首先,NB-IoT信號穿墻性遠超現有的網絡,即使用戶深處地下停車場,也能利用NB-IoT技術順利開關鎖;其次,NB-IoT技術比傳統(tǒng)通信網絡連接能力高出百倍以上,也就是說,同一基站可以連接更多的智能鎖設備,避免宕機情況;此外,NB-IoT設備的電池使用時長,可完全覆蓋共享單車的生命周期。
依托NB-IoT技術的強力保障,不僅讓用戶實現了高效可靠的解鎖,也讓每輛小黃車之間、車與人之間建立了穩(wěn)固的連接、對話,設備間的相互連接正是物聯(lián)網的奧義所在。每一個ofo智能鎖所在的地方,就是一個智能鏈接產生的點,就是智能信息制造的源點,更是數據接收的入口。
萬物互聯(lián)的應用聽起來很抽象,但只要路子對子也并非難以攻破。更何況,在大量結構化用戶出行數據的先天優(yōu)勢下,ofo還進化出大數據平臺“奇點”系統(tǒng)。
目前,ofo已連接超過1000萬輛共享單車,日訂單超2500萬,在全球14個國家超180座城市為超過2億用戶提供了超40億次出行服務。ofo的“奇點”系統(tǒng)每天收集、自動分析超過10億條數據信息,實時知曉人、車、地理位置三大維度的多項數據。
通過用戶特征、車輛位置、騎行軌跡、速度、市場、地域等精密數據分析,ofo的精準化、智能化單車運營水平提升到了新高度。在“奇點”這個最強大腦的指揮下,ofo小黃車已經具備預知用戶出行需求功能。比如城市高峰堵車路段、公交路線規(guī)劃較少的線路,小黃車就像電影橋段里等待主角大展身手的神奇道具一樣出現在那里。從這個意義來說,ofo為數以億計的海量用戶提供了個性化的精準服務,為用戶展示了智能生活的雛形。
甚至更進一步,在高速運算和海量數據的支持下,“奇點”還可以通過用戶日常出行的數據制造出巨大的乘數效應。而每一個ofo智能鎖所在的地方,就是一個智能鏈接產生的點,就是智能信息制造的原點。
就像ofo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薛鼎出席伯克利斯坦福中國論壇時所說的,隨著物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世界將成為龐大的數據集合體,一切與人類生活有關的事物都會具有收集和處理數據信息的功能。而ofo正在將小黃車打造成智慧城市的重要節(jié)點,利用物聯(lián)網技術和其本身流動的特性,將各個物聯(lián)網終端串聯(lián)起來,形成龐大的數據基礎,讓日常生活、出行交通等場景更加智能。
也許在不遠的將來,ofo能夠聰明到規(guī)劃用戶的出行需要,并且引領用戶進入智慧生活時代。比如,對北京的用戶來說,想去香山看楓葉,在快到香山這段路時會非常擁堵,而與打車平臺滴滴深度合作的ofo,在用戶打車去香山時,告知其香山堵車,同時在靠近香山的某個地方有小黃車,建議用戶打車到該地然后騎車前往香山,這樣可以節(jié)省20分鐘……在年輕人看來,這樣的體驗簡直酷爆了。
奇點是宇宙大爆炸前鋒一個狀態(tài),它質量無窮大、體積無窮小,“它”發(fā)生大爆炸,釋放質量和能量,從而產生了宇宙,以及萬物。我們有理由相信,在ofo持續(xù)不斷的科技創(chuàng)新下,取自大爆炸理論的“奇點”大數據系統(tǒng)也會發(fā)揮出強大的能量,與ofo一起騰飛,在風起云涌的物聯(lián)網江湖嶄露頭角。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