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層面的變化讓一個行業(yè)的發(fā)展開始提速。
繼今年1月16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fā)布會推出新課標,將人工智能、物聯(lián)網、大數據處理、算法、開源硬件項目設計等劃入新課標后,浙江省今年將含編程在內的信息科學列入到高考選考科目。
種種跡象表明,國家對于發(fā)展信息技術的決心、社會對于人工智能人才的渴求,已經傳導到教育領域,而且正在由上至下推廣開來,按這種發(fā)展趨勢,至2020年,編程、數據與計算等信息技術課程將普及到初中甚至小學高年級層面。
相對應的,針對青少年的機器人教育和教育機器人市場也開始逐漸升溫。
市場追捧
5月10日,深圳市寒武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山東濰坊推出了一款STEAM教育機器人,這款名為“捍地”的機器人主要編程教育,具備模塊拼搭、圖形化編程、小學課程輔導等功能,“與市面上其他的編程教育機器人相比,這款機器人帶有觸控大屏,可以實現(xiàn)聲、光、動等多接口編程,而且我們的產品只用于編程學習和小學課程學習,家長們會很放心。”該公司總裁程忠光說。
捍地機器人在濰坊上市后市場反應出乎意外,“我們以為作為新產品會有一個市場認識和熟悉的過程,特別是來自深圳的品牌,沒想到在當地很受小孩和家長的喜愛,在每個活動的地方都有家長和學生來圍觀和購買,我們公司的客服電話也差不多被打爆了,公眾號粉絲也有明顯增加。”寒武紀智能科技華東區(qū)銷售負責人表示。
與市場追捧相呼應的是,資本對于教育機器人及相關行業(yè)的布局和圍獵也重新熱起來。據新華社旗下中國金融信息網報道,僅4月底至今,機器人行業(yè)就披露了4起融資,融資總金額超過53億元人民幣。
消費市場和資本市場對于教育機器人和機器人教育的追捧,來源于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這種支持催生了學校以及家長對于編程教育的旺盛需求。“圍繞青少年編程教育相關的行為都會受到廣泛關注,這個是外界意想不到的,比如編程培訓、教育機器人銷售、各類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各級學生程序設計大賽等等,我們在今年初舉辦了一次ACM-ICPC金牌訓練營的公益活動,吸引了全國60支大學隊伍共200多個學生參加。”程忠光說。
對于家長而言,讓孩子接觸編程,既能夠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學業(yè)上還有可能獲得不錯的回報,比如參加NOI(全國青少年信息奧林匹克競賽)獲得金牌并進入國家集訓隊,能夠保送進入清華、北大,這個名額每年有50個;在南京,有科技特長的學生有可能被重點高中特招入學,科技特長的考核范圍有一大半與編程和機器人有關。
如果教育向編程傾斜的政策得到普及,教育機器人市場的發(fā)展將非常可觀。據媒體公開報道,北京一家教育機構目前開設了7家加盟校區(qū),學員人數有1200多人,完課率能夠達到80%,續(xù)費也達到80%。
正本清源
市場在升溫,難免魚龍混雜。
對于目前在資本市場風生水起的教育機器人廠家和教育機構而言,現(xiàn)在還沒有到真正能放心的時候:在一個新的市場里,大家都在野蠻生長,秩序和規(guī)則尚未確立,一旦松懈就會掉隊。
“現(xiàn)在市場上從上百塊的教育機器人到上萬塊的教育機器人都有,你讓消費者怎么做選擇?“在程忠光看來,教育機器人市場跟機器人教育市場一樣,都需要正本清源,”首先權威部門要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定義,什么是機器人、什么是教育機器人、什么是編程教育機器人,現(xiàn)在做學習機的、音箱的,加一個機器人外殼就叫教育機器人,這是非??尚Φ?。“
據了解,目前聯(lián)合國標準化組織對機器人的定義來自于美國機器人協(xié)會,即一種可編程和多功能的操作機,或是為了執(zhí)行不同的任務而具有可用電腦改變和可編程動作的專門系統(tǒng)。
程忠光認為,教育機器人首先要能夠滿足機器人的定義,也就是動作可編程、可以電腦操控、能執(zhí)行任務,其次就是能夠滿足教育的功能,包括機器人本身要求的編程、設計、電腦、數據計算等教育內容,也可以有外語、音樂等其他領域的教育內容。
深圳市一家服務機器人公司公關總監(jiān)表示,如果給教育機器人嚴格的界定,目前市面上有七八成的教育機器人都只能叫智能玩具,連機器人都叫不了,“這些機器人中,主打外語教學的機器人實際上就是購買了第三方的語音軟件,承擔學習機的功能,不能實現(xiàn)自然的語言交互功能,主打編程教育的實際上就是一個簡單的智能積木玩具,編程教育功能非常弱小。“
教育機器人市場的混亂也間接影響到機器人教育市場,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前者是后者的教學器材提供者。針對目前機器人教育市場比較火的STEAM教育,寒武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TO張學武認為與之配套的軟硬件都相當缺乏,一些實力強大的機構在硬件這塊一般是選擇國外的機器人產品作為教具,有的也會選擇國內的機器人產品比如捍地部落等,“我們希望行業(yè)能夠一起努力推出更多真正的教育機器人產品,同時呼吁教育機器人市場能夠正本清源,有一個良幣驅逐劣幣的環(huán)境,促進市場的健康和繁榮。”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