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這一概念最早由民間學者提出。從提出至今約有二十年的歷史。官方一直謹慎、低調地使用“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這樣的表述。直到2015年6月在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首份《人民幣國際化》報告,才首次正式公開使用“人民幣國際化”這一詞匯。官方對人民幣國際化一開始抱著“順其自然、不必強求”的態(tài)度。直到2015年,五年一度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董事會對“貨幣籃子”進行重新審核時,本屆政府對于人民幣“入籃”表現出志在必奪、決不放棄的態(tài)度。在此之后,“人民幣國際化”展現出“積極推進”的態(tài)勢。
但是,人民幣加入SDR之后,人民幣的國際化暫時喪失了“里程碑”式的目標。雖然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在“一帶一路”的戰(zhàn)略下逐步推進,但總體上看,進展速度放慢了。體現之一是人民幣在全球貨幣的總交易量的占比不升反降。環(huán)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人民幣追蹤指標顯示,2017年12月份人民幣交易使用量回落至1.54%,比上一年的1.68%有所回落。另外,由中國人民銀行編制的人民幣國際化指數顯示,2018年3月末的指標為257,比兩年前的峰值321有大幅度的回落。
筆者認為,要堅定不移地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就要為人民幣的國際化找到階段性的戰(zhàn)略目標。憑空幻想人民幣將來如何撼動美元霸權是不現實的。相反,人民幣國際化的第一步是獲得美元世界的認可。獲得美元世界認可的一個最便捷的方法,就是爭取把人民幣納入“美元指數”籃子,成為美元指數的組成貨幣之一。
當前,美元指數由歐元、日元、英鎊、加幣、瑞典克朗、瑞士法郎六種貨幣組成,各貨幣所占的比重如下:
歐元 57.6%
日元 13.6%
英鎊 11.9%
加拿大元 9.1%
瑞典克朗 4.2%
瑞士法郎 3.6%
我們可以看到,歐元在美元指數的組成種占了絕大部分比例,高達57.6%,對美元指數的影響也是舉足輕重的。“美元指數”是全球經濟的晴雨表,不管是利率市場、股票市場、期貨市場還是外匯市場,市場都唯美元指數是瞻。但由于歐元是美元指數的核心組成部分,其實美元指數基本上是歐元的倒影。也就是說,歐元強,美元指數必弱;歐元弱,美元指數必強??梢?,歐元對金融市場影響之大。我們可以想見,人民幣加入美元指數之后,如果能夠獲得一個可觀的權重,對于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也會增強。當然,也意味著中國將承擔更多的全球責任。
有意思的是,在這六種組成貨幣種,瑞典克朗算不上主流貨幣品種,它的交易量排在前八名之外,比澳元、人民幣、墨西哥比索還小,但也被納入美元指數。部分原因是因為瑞典央行是全球最古老的央行,有超過350年的歷史,為全球貨幣體系貢獻了獨特的價值。可見,交易量也不是美元指數唯一考量的因素。
不同于SDR或人民幣指數,美元指數不是由政府和央行編制的。它最初由紐約棉花交易(NYCE)所編制并發(fā)布。后來,紐約棉花交易所被并入紐約期貨交易所,紐約期貨交易所又被并入美國洲際交易所(ICE)。因此,目前這個指數的編制權在ICE。人民幣要想納入美元指數,就得影響ICE的官員。
影響ICE官員的要做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人民幣國際化步驟堅實地推進,讓ICE的官員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人民幣影響力的增加,乃至覺得美元指數缺少人民幣根本就不科學,從而自動的把人民幣納入美元指數。另一方面是加強與ICE的交流和溝通,明確表達人民幣希望加入美元指數組成貨幣的愿望,同時讓他們理解人民幣國際化對全球貨幣體系的建設性作用,并且從而支持人民幣早日加入美元指數。
中國有這方面的經驗。人民幣加入SDR,就是中國的溝通努力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同時,中國股市加入明晟指數(MSCI),也是經過多年的溝通努力,最后被認可和接納的。因此,筆者相信,中國只要有了這樣一個戰(zhàn)略目標,假以時日,人民幣加入美元指數,應該是可以達成的愿望。
中國以這個目標為契機,可以為中國金融市場的改革開放注入新的動力。
(作者潘福平為富曼歐資本董事長,上海世雄國際關系研究中心副理事長,中國老齡事業(yè)發(fā)展基金會弘孝基金管委會副主任)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為什么年輕人不愛換手機了
- 柔宇科技未履行金額近億元被曝已6個月發(fā)不出工資
- 柔宇科技被曝已6個月發(fā)不出工資 公司回應欠薪有補償方案
- 第六座“綠動未來”環(huán)保公益圖書館落地貴州山區(qū)小學
- 窺見“新紀元”,2021元宇宙產業(yè)發(fā)展高峰論壇“廣州啟幕”
- 以人為本,景悅科技解讀智慧城市發(fā)展新理念
- 紐迪瑞科技/NDT賦能黑鯊4 Pro游戲手機打造全新一代屏幕壓感
- 清潔家電新老玩家市場定位清晰,攜手共進,核心技術決定未來
- 新思科技與芯耀輝在IP產品領域達成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
- 芯耀輝加速全球化部署,任命原Intel高管出任全球總裁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