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期刊《BiosurfaceandBiotribology》由西南交通大學于2015年創(chuàng)建,2018年開始由西南交大與英國工程技術學會IET合作出版,成為IET旗下開放獲取系列期刊之一。
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旗下IETOpen平臺,以開放獲取的方式展示了工程科學的優(yōu)秀成果,刊物涵蓋了最新研究課題,為研究人員提供了創(chuàng)新性成果的出版平臺。
BiosurfaceandBiotribology將由英國工程技術學會與西南交通大學合作出版,旨在服務全球生物學家、物理學家、材料科學家、以及研究生物和假體表面之間相互作用及由此產生的物理、化學和生物效應的工程師,分享和傳播其研究成果。主編由西南交通大學首席教授周仲榮擔任。
該刊現(xiàn)已被EiCompendex數據庫收錄,發(fā)表整個摩擦學領域的研究論文、專題綜述和案例報告,具體關注領域包括:基于自然生物表面的摩擦科學與技術、自然器官和組織、生物材料和涂層、生物組織和生物醫(yī)學設備之間的界面以及仿生摩擦設計。
IET學術市場部負責人VincentCassidy表示:“IET日益豐富的開放獲取系列刊物有助于實現(xiàn)我們教育、啟示工程技術人員并向其提供資訊的一貫宗旨。我們很高興能與西南交通大學合作。BiosurfaceandBiotribology的加入再次證明,IET位于工程技術行業(yè)最新研究成果發(fā)布的前沿。”
該刊可在IET數字圖書館以及IEEEXplore平臺上獲取,讀者可以免費下載閱讀論文。如需更多信息,請訪問期刊主頁。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