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已成為各級政府和各行各業(yè)的高頻詞。
從2014年國務院印發(f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guī)劃綱要(2014—2020年)》開始,國家就計劃逐步建立與完善公共信用體系、企業(yè)信用體系和個人信用體系。
市場經濟實質就是信用經濟。經濟要向轉向高質量發(fā)展,前提必須要加快社會信用基礎的建設。無形的信用,卻具有大能量,它不僅是人最大的資本,也是社會最大的資本。
作為經濟核心的金融,信用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因為金融的本質之一就是信用。也因此,金融信用建設,成為國家社會信用建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
那么,在信息化時代,金融行業(yè)該采用什么手段助推信用建設呢?
一言以蔽之:金融科技。
金融信用建設關鍵詞之一:數據
數據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基礎。沒有數據信息,信用無從了解,更遑論信用體系的建立。尤其是在大數據時代,沒有數據、缺乏數據,無異于盲人摸象、瞎子摸魚。
傳統(tǒng)金融體制,信用數據相對匱乏,已成為制約新時代信用社會建設的瓶頸;而面對數據信息海量化、復雜化的新環(huán)境,金融機構適應不良的現象,暴露得越發(fā)普遍、明顯,數據單一、數據壁壘、數據維度較少、數據共享度低等問題,制約著傳統(tǒng)金融的轉型。
技術的問題,終歸要交給技術解決。近幾年,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在推動社會信用信息互聯互通與共享互用上的顯著效果,得到了從政府到行業(yè)的一致認可,被視為解決傳統(tǒng)金融舊有數據難題的重要手段。
目前,中國的信用體系建設采用“政府+市場”雙輪驅動的發(fā)展模式。政府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人民銀行征信中心負責的國家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等方面;而市場驅動層面,金融機構則根據自身實際需求,利用新興的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解決數據問題。
對于金融機構而言,數據問題的解決,主要圍繞平臺建設、數據采集、數據處理、數據分析、數據服務等環(huán)節(jié)進行,形成一個從采集、挖掘、分析、共享、公示、應用的數據閉環(huán)。
具體而言,可分為兩個層面:一是建立大數據平臺,用于整合數據,例如排列科技提供的TDH、CDH、HDP等分布式大數據平臺;二是運用大數據技術進行數據處理與分析,包括數據清洗、特征提取、指標管理、數據查詢、數據報告輸出等,并且可以根據業(yè)務需求開發(fā)應用。
(金融大數據平臺系統(tǒng))
完善金融信用,需要對個人與企業(yè)征信等各類數據進行深度采集、挖掘和分析。普惠金融的發(fā)展,更亟需解決當前數據端存在的信息不對稱、風險數據維度少等諸多問題,以降低普惠人群和小微企業(yè)信用信息服務門檻,為其提供適當的、多層次的、專業(yè)化的金融服務與產品。
因此,運用大數據技術為信用社會體系建設打造底層數據支持,可謂切中時需。
金融信用建設關鍵詞之一:風險
一個無法獎善懲劣的社會,終會劣幣驅逐良幣。
風控的意義,就在于力圖避免這種情況。
風控是金融的核心,是金融行業(yè)的主線,貫穿業(yè)務的始終,也是衡量一家金融機構能否長期良性發(fā)展的關鍵因素。
當前,金融機構存在的諸如信用風險、欺詐風險和操作風險等問題,掣肘著金融服務的質量與升級,尤其在普惠金融領域,信息更不對稱,信用更不健全,風險局面和壁壘更錯綜復雜。
要發(fā)展數字普惠金融,就要健全信用體系,而健全信用則先要解決風險問題。
如何抓好“風控”這一命門。杭州排列科技首席科學家陳薇博士認為,目前技術條件下,主要是采用“大數據技術”和“智能風控”來提升風控水平和風險定價能力,以數據來驅動風險控制與運營優(yōu)化。
前一節(jié)所說的數據整合,目的與好處之一,正是通過豐富數據維度,為風控實施夯實基礎。但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則是通過智能風控這一手段,從數據中盡早洞察個人與小微信貸的潛在風險,發(fā)現風險的某些特征與規(guī)律,提前做好防范。
(全流程信貸風控系統(tǒng))
從行業(yè)實踐看,基于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智能風控,會在打通海量數據的基礎上,進行信用風險評估、用戶畫像、信貸審批、貸款定價、貸后監(jiān)測與管理等工作。
這實質上是一種精益風險管理思維。用金融科技來降低信用風險、欺詐風險、操作風險和風險管理成本,提升客戶服務體驗,從而推動信用評估的智能化和信用價值擴大化。
“所謂人在做、天在看、云在算,授不授信大數據說了算。大數據不會撒謊,人工智能不知疲勞,通過大數據智能風控,褒獎誠信、聯懲失信,最終實現良幣驅逐劣幣。”陳薇說道。
說到底,風控對于信用建設的最直接效果,是讓失信者寸步難行、讓守信者受益獲敬。
以金融科技賦能信用社會建設為重要方法,依法合規(guī)推動信用信息互聯互通與共享共用,滿足經濟社會發(fā)展多層次、專業(yè)化的信用服務需求,推動信用經濟的發(fā)展和信用社會的建設。這既是國家政策的指向,也是行業(yè)發(fā)展的趨勢,更是技術公司的責任所在。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為什么年輕人不愛換手機了
- 柔宇科技未履行金額近億元被曝已6個月發(fā)不出工資
- 柔宇科技被曝已6個月發(fā)不出工資 公司回應欠薪有補償方案
- 第六座“綠動未來”環(huán)保公益圖書館落地貴州山區(qū)小學
- 窺見“新紀元”,2021元宇宙產業(yè)發(fā)展高峰論壇“廣州啟幕”
- 以人為本,景悅科技解讀智慧城市發(fā)展新理念
- 紐迪瑞科技/NDT賦能黑鯊4 Pro游戲手機打造全新一代屏幕壓感
- 清潔家電新老玩家市場定位清晰,攜手共進,核心技術決定未來
- 新思科技與芯耀輝在IP產品領域達成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
- 芯耀輝加速全球化部署,任命原Intel高管出任全球總裁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