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價格,你會買蘋果還是買國產機?過去網友常常吐槽iPhone的高售價,實際上當蘋果推出廉價版的iPhone SE系列時,說iPhone降價就買的人突然失語,他們并不愿意為“閹割版”的iPhone買單。
還是同樣的答案,iPhone 12系列價格沒降,可華為、小米、vivo、OPPO、一加等國產機的售價卻顯著上漲,向iPhone 12系列看齊,“國產手機漲價超iPhone”的話題一度被沖上熱搜榜。
國產手機漲價超過iPhone并不是單個現象,已是行業(yè)共識。據郭靜的互聯網圈觀察,OPPO Find X3 Pro起售價5499元,一加 OnePlus 9 Pro(8+256GB版)起售價5499元,魅族 18 Pro(8+256GB版)售價為5499元,vivo X60 Pro+售價為5998元,小米11 Ultra 起售價為5999元,華為Mate 40 Pro起售價為6499元。
與之相比,iPhone 12 mini的起售價僅為5499元,如果遇到節(jié)日大促期間,其價格可能還會更低。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國產手機集體漲價?國產手機漲價對手機行業(yè)有何影響?消費者會為之買單嗎?這些問題內短期很難有結果。
當然,也有不少用戶認為,不能只看到國產手機漲價,漲價背后國產手機的屏幕、快充技術、電池、內存、拍照等都有非常大的提升,甚至超過了iPhone。
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這是國內用戶經常對iPhone出現的反應,除了反響不佳的iPhone XR系列銷量一般,iPhone X再到iPhone 11、iPhone 12系列,蘋果的銷量都很好。蘋果2021財年第一財季業(yè)績報告顯示,大中華區(qū)營收為213.13億美元,同比增長57%,創(chuàng)下新記錄。
如今,國產手機漲價都超過了蘋果,iPhone 12會不會因此而反向受益呢?這個問題還是要從多方面看。
為什么國產手機敢漲價?
價格對產品的銷量非常明顯,就連蘋果對于手機的定價都慎之又慎。
2018年秋季蘋果推出的iPhone XR系列,產品起售價達6499元,上一代產品iPhone 8的起售價僅為5888元,iPhone XR價格相比上代產品漲價600多元,比往前幾代iPhone產品的價格也高了不少。
事實證明,iPhone XR的高定價成為蘋果的一大敗筆,導致iPhone XR最初的銷量不佳,蘋果2020財年第一財季,來自于iPhone的營收為559.57億美元,同比增長僅7%左右。為了挽救銷量,蘋果在接下來的半年內連續(xù)4次降價,iPhone XR竟然又逆襲成暢銷機。
經歷過iPhone XR的失敗后,蘋果不再對產品胡亂漲價。iPhone 11起售價為5499元,iPhone 12系列為了造成跟上一代產品起售價一致的假象,蘋果想出了取消新機附贈充電器和耳機的絕招,如果加上配件的話,iPhone 12系列起售價可能在5600元以上。
國產手機并非不知道產品定價的重要性,早幾年前,為了跟其他手機廠商進行競爭,手機廠商大打價格戰(zhàn),小米等手機廠商紛紛為自己貼上了“性價比”的標簽,即使搭載高通驍龍最新處理器的旗艦機,產品售價也在2000元內,國產手機也依靠“性價比”優(yōu)勢在一眾手機廠商中脫穎而出。
可為什么現在手機廠商就敢將價格漲到與iPhone平齊?
第一,漲價并非國產手機廠商主動為之,而是被迫行為。小米、vivo、OPPO等手機廠商的核心元器件,比如屏幕、攝像頭、處理器、內存等都是來自于三星、高通、蔡司這些巨頭公司手中,這意味著手機的定價權很容易受到上游供應鏈企業(yè)的影響。
最近,全球芯片短缺的問題已開始向智能手機行業(yè)波及。芯片是手機最核心的部件,它如果變成稀缺品,手機終端自然也只能漲價。
第二,沖擊高端市場。智能手機高端市場長期被蘋果把持,小米、vivo、OPPO等廠商雖然銷量高,但產品的平均ASP(平均售價)遠遠低于iPhone。小米集團2020年財報顯示,2020年小米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1.464億臺,ASP僅為1039.8元。
近幾年來,小米、vivo、OPPO等廠商都想沖擊高端市場,特別是小米,“性價比”的時代已經過去,只有往高端市場走,小米才會有更高的利潤率。
漲價也算沖擊高端市場嗎?純粹的漲價當然達不到這個目的,小米、vivo、OPPO為了漲價,其他方面用料十足,屏幕、快充、內存、拍照,智能手機的諸多痛點均被國產手機廠商做到了當前的極致,所有核心元器件都是“滿分”的手機當然有資格拼一拼所謂的高端市場。
第三,對消費者的考驗。信通院的數據顯示,2020年1-2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累計3.08億部,同比下降20.8%.盡管智能手機總體增速處于下滑狀態(tài),但是高端市場的占比仍然不算低,手機已成為人們日常必備的工具之一。
手機廠商不可能一直搞“性價比”,總有一天他們會進入高端市場,只不過是時間早晚問題。如今,國產手機廠商真的進入高端市場,接下來就是對消費者的考驗,當價格一致的情況下,消費者會怎么選呢?蘋果確實有它的品牌口碑優(yōu)勢,但國產手機的優(yōu)勢在于:
1)靈活的營銷策略;
2)更加健全的銷售體系;
3)更靈活的定價。
一旦市場反響不佳,國產手機廠商有很多方法可以做細節(jié)上的調整。沖擊高端市場確實有很大的挑戰(zhàn),但留給國產手機廠商的后路不多,往高端走是必然的道路。芯片的緊缺導致價格上漲,只不過加速了他們往上走的步伐。中國有非常龐大的消費群體,因此,手機廠商并不怕漲價帶來的后果。
iPhone 12會反向受益嗎?
國產手機廠商并不想漲價,或者說不想將產品價格定到5000元以上,搶手機高端市場份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蘋果10多年來在中國積累了足夠多的用戶群,庫克甚至表示,有Android用戶向iOS回流的情況。
國產手機廠商只能漲價,由此對行業(yè)所帶來的影響是,iPhone 12會不會反向受益呢?當用戶看到OPPO Find X3 Pro、一加 OnePlus 9 Pro、魅族 18 Pro、vivo X60 Pro+、小米11 Ultra 、華為Mate 40 Pro的價格都趕上了iPhone 12 mini的時候,他們會不會就想,與其花費5000多元買Android,還不如直接買蘋果的好。
不可否認,肯定會有部分用戶有這種心理,但真要從Android換到iOS,用戶肯定會做一番心理掙扎,因此,在中國近3億消費者中,最終因為價格原因買蘋果的人,實際上并不會多。
首先,仍然是系統(tǒng)的差距。對于手機控來說,iOS和Android的差距并不大,但非深度手機用戶一旦習慣了某個系統(tǒng),其潛意識里并不會喜歡上另一個系統(tǒng),比如,下載App,蘋果手機必須從iPhone 12內下載,需要重新注冊Apple ID,而Android下載App非常方便。Android手機可以查看手機內的文件,iOS要想查看手機里儲存的文件略為不便。
換操作系統(tǒng),某種程度上就是換一種使用習慣,大部分人并不習慣改變。
其次,上等馬與下等馬的差距。同樣是5499元左右的價格,消費者可以購買OPPO、一加、小米等頂級旗艦機的中配,8+256GB內存,其他方面都是最佳,而同樣的價格卻只能買iPhone 12 mini中的最低配。
手機拍攝已成為用戶目前應用第二廣泛的功能,視頻、圖片內容的增加,會讓64GB相形見絀,因此,iPhone 12 mini 入門款的64GB儲存空間肯定不夠,同等情況下,OPPO Find X3 Pro、一加 OnePlus 9 Pro、魅族 18 Pro、vivo X60 Pro+的儲存空間遠遠大于iPhone 12 mini。
iPhone 12 mini與國產手機的旗艦機相比,無異于下等馬與上等馬的差距,在最核心的拍照方面,國產旗艦機更是吊打iPhone 12 mini。
智能手機在中國已有10多年的發(fā)展歷史,手機產品經歷多多次迭代,都2021年了,用戶如果想要換成iOS,可能早就轉移陣營,而用戶如果習慣了Android,也不會因為價格就買iPhone,Android手機里的可選項也非常多,至于是否有必要選擇最頂級的旗艦機,就看用戶個人選擇。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要看消費者本身是否愿意花費5000多元買一部新手機,當使用習慣穩(wěn)定后,變更的概率很低。
對于國產手機廠商來說,手機漲價也算是個“教訓”,只有掌握核心元器件的技術,才不會輕易受到供應鏈企業(yè)的制約,供應鏈的漲價,最終還是消費者吃虧,說到底都是各個品牌的“忠實粉絲”,若是真愛用戶,不漲價就是最大的愛。
文/郭靜,微信公眾號:郭靜的互聯網圈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