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移民“新地球”并非不可能?

文/穆楠(微信公號:technan)

「地球2.0」被NASA發(fā)現(xiàn)后,有媒體采訪了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老師,得出了「移民到新地球不大可能」的結論,理由是它距離我們1400光年,實在太遠了,所以「不大可能」,穆老師今天來科普一下,為什么這個說法并不嚴謹,而星際旅行,甚至移民到新地球是有可能的。

最大的問題是很多人忽略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時間是相對的,1400光年對于在地球上的我們顯得遙不可及,但別忘了,你的「相對時間」是由你的「相對速度」決定的,簡單的說——當旅行者的速度達到或接近光速時,時間以近乎靜止的狀態(tài)存在,這時候地球上的時間與旅行者的時間已經(jīng)不是一個概念,星際旅行變得相當「容易」,不過,正如《三體》里描述的一樣,一旦物體的速度接近光速,除了時間變化外,可能還引起很多諸如「空間波動」甚至「空間坍塌」的效應……后果我們仍然無法預知。

我知道上面說的可能有人看不懂,穆老師在用小學知識解釋下相對論中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吧,如果你還看不懂,就不要在上微信浪費時間了,吃點好的比啥都強……

說正事,你可以理解為宇宙萬物都以光速在運動,只是這個光速」被分解到了兩個維度,一個是空間維度,是能看得見感受得到的;另一個則是時間維度,這兩個緯度加起來的總速度就是光速,也就是說,當我們地球上物體正常運動時,空間維度的速度相對光速基本可以忽略,因為實在是太慢了,所以這時候時間在以接近光速在「時間維度」流逝,大家的一秒鐘都是一秒鐘,但你想想,當你的空間運動速度達到了光速的一半會發(fā)生什么?對,你的時間維度的速度被強行減速了,因為「空間+時間 速度之和就是光速」,而任何東西都不會超越光速的。

所以,從這個公式來看,時間是一個「被動」而「相對」的量,只要你的空間維度速度可以自行調控,那么「時間」也將被你所任意控制(除了倒流),這就意味著,當科技足夠牛逼,星際旅行根本不叫事兒。

不過,目前的科技水準離光速量級還差些十萬八千里,除非真正意義的產生一次「技術爆炸」,比如地外文明的造訪給我們的星球帶來新機,否則我們這代人是基本沒可能趕上星際旅行的時代了,但趕上AI超越人類的「奇點」(被預測為2045年左右)還是有可能的。

最后推薦一本穆老師讀了快一年的書,《宇宙的琴弦》,講超弦理論的,感興趣的同學學可以看看。另外《三體》《星際穿越》我已經(jīng)推薦無數(shù)次了,不看后悔一輩子。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wǎng)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5-07-24
為什么移民“新地球”并非不可能?
文穆楠(微信公號:technan)「地球20」被NASA發(fā)現(xiàn)后,有媒體采訪了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老師,得出了「移民到新地球不大可能」的結論,理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