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GPT-4的產品化狂想

如今打開互聯網一看,會看到鋪天蓋地的“GPT-4好厲害”“太牛了”“科技革命到來了”“人類都要失業(yè)了”……

但這么偉大的變革到底是怎么到來呢?答案好像比較含糊。只有ChatGPT基礎的問答、代寫能力,以及微軟已經開始做的搜索、辦公是目前比較清楚的大語言模型落地方案。如果僅僅有這些東西,似乎也還達不到科技革命的效果。

為什么會這樣?

答案在于,任何技術想要最終發(fā)揮效應,都要經歷一個“技術-產品-經濟效益”的三階段發(fā)展。這其中,產品化是承上啟下不可或缺的一步,很多優(yōu)秀的技術就是因為無法產品化,最終只能停留在特殊或小眾領域,也有很多變革并不需要明確的技術指向,僅僅是因為產品出色,就可以引發(fā)變革。就像iPhone集成了很多新技術,但本身是產品創(chuàng)新。

在如今這個節(jié)骨眼上,每個人都能感覺到GPT蘊藏的變革能量。但我們對他如何產品化還知之甚少,能看見的應用方案,主要還是以API的形式完成,更多屬于極客和開發(fā)者。

那么,這輪AI熱潮下,到底有可能產生哪些“殺手級”產品呢?我們以GPT-4的一些關鍵特性作為線索,來和大家分享幾個大語言模型的產品可能性。

先別提顛覆世界,那太虛,也別僅僅盯著已有的技術能力,那又太實。只有中程的產品化階段,才是絕大多數人在這輪AI爆發(fā)中的機會所在。

信息時代3.0,主線是“命令”

信息時代有兩條顛撲不破的主線:信息獲取與個人娛樂。搜索、信息流、門戶網站、直播、短視頻等,這些互聯網產品樣態(tài)都離不開信息獲取效率的升級,以及個人娛樂體驗的加強。GPT-4代表的大語言模型,可以在短時間內生成大量內容,甚至生成PPT、網站、視頻,這些傳統(tǒng)意義上AIGC難以做到的內容。

這個能力推演下去,最大的產品價值在于,大語言模型帶來人與信息交互方式的徹底改變。

英偉達 GTC 2023 大會上,黃仁勛說:“生成式 AI 就是一種新型的計算機,我們可以用人類語言進行編程,任何人都可以命令計算機來解決問題?!?/p>

“命令”這個詞非常關鍵。當GPT-4以及未來更多大語言模型成為產品基底,用戶與信息產品、娛樂產品之間的互動方式,最大可能性就是命令。

在信息1.0時代,你的需求可以被查詢到,這是搜索機制,代表產品就是搜索引擎。

信息2.0時代,你的需求可以被迎合,這是推薦機制,代表產品是信息流和短視頻。

當AI能力進一步提升,你的需求可以被短時間內訂制且滿足,GPT-4乃至5、6、7帶來的新機制,就是命令機制。

在這個階段,信息不是已經成型,然后根據用戶需求進行查找,而是信息本身不存在,當用戶發(fā)出指令后再進行AIGC。比如說,我在搜索引擎時代,想要寫一篇關于芯片的文章,就需要依靠關鍵詞、關鍵信息去搜索、查詢各種數據報告,需要用戶有耐心和信息查找能力。而在信息流時代,AI推薦機制會根據我查找、瀏覽了芯片相關信息,自動推送相關內容,這些內容有的有益,有的沒用,需要用戶來辨別。

當“命令”成為主要的信息交互方式,我可以直接命令AI找到近期關于芯片的所有數據,并生成一份專屬報告給我。如果不滿意,我還可以命令它修改。

如果說,這種命令式信息收集,改變的生產、學習效率,以及信息獲取方式。那么類似技術驅動的AI生成視頻則可以極大改變娛樂模式。今天我們會覺得很多短視頻的模式化、快餐化,簡直像AI做的,未來這個擔心或許就沒有了,因為視頻就是AI做的。

電影解說、明星八卦、勁歌熱舞,AIGC未來將會隨時訂制大量視頻內容,里面的電影信息是GPT抓取的,明星八卦是AI搜羅的,跳舞的男孩女孩形象都是AI生成的,不用再去尋找內容,不用再讓AI推薦,也不需要大量短視頻創(chuàng)作者、UP主費時費力制作剪輯,只需要一個命令,輕輕松松幾個小時的娛樂時間就打發(fā)掉了。

如果說,信息時代1.0是人找信息,2.0是信息找人,那么AIGC帶來的信息3.0時代,就是誰也不用找誰,AI自己可以生成。

這個產品化機會的核心是繼搜索引擎、信息流之后,打造“命令引擎”這種新的產品形態(tài)。我猜“阿拉丁神燈”應該是個好名字。

游戲NPC正盯著你

GPT-4發(fā)布的那個晚上,我看到群里很多開發(fā)者都在討論,而第一條蹦出來關于GPT-4應用的消息,是有人說可以把他放在游戲里當NPC。

讓NPC使用大語言模型作為底座,來跟玩家進行內容豐富、高自由度的多輪對話,應該是一件很容易想到的事情,但這位朋友說的卻不是這個意思。

GPT-4的一個關鍵創(chuàng)新特性,是讓AI來識別圖片,并且理解圖片中的細節(jié)、內涵等,比如可以理解一張搞笑梗圖中的幽默點到底在哪。

這種能力如果用到游戲里,將賦予游戲和游戲NPC一個前所未有的能力:看見玩家。

從電子游戲誕生之日起,玩家要做的就是去看到、聽到一個虛擬世界,并沉浸其中。這個過程中,玩家要盡可能脫離自己周遭的現實,游戲感始終是單向的。雖然AR游戲、體感游戲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這種情況,讓玩家的體態(tài)、運動、力量以及游玩環(huán)境進入到游戲當中,但游戲本身對玩家是缺乏理解的。

如果讓GPT-4成為游戲NPC,或者作為游戲本身機制的一部分,那或許我們距離游戲能夠理解玩家,并做出對應反應已經不遠了。你在觀察游戲NPC的時候,他們可能也在觀察著你,嘗試理解你的表情、你的體態(tài),解讀你在游戲中的困惑、激動,或者卡關之后想摔手柄的暴怒。

如果這種機制被放置在一些游戲大師手中,最終作品一定是震撼人心的。事實上,AI生成關卡、環(huán)境,完成自動渲染等技術,已經極大改變了游戲開發(fā),而GPT-4與游戲的深度融合,未來也是極大概率事件。

這種融合在兩個領域最有可能性,一個是強調互動的AR、VR游戲,另一個是注重NPC自由互動的開放世界與多結局角色扮演游戲。

除了游戲之外,“看懂”這個能力還可以被用到數字人,甚至機器人身上。也可以帶來相當有分量的產品機會。

“一嘴通辦”

說了toC的,讓我們再聊聊toB。今天很多人都知道一個詞,叫做“一網通辦”。就是說在政務系統(tǒng)中打通各個部門的信息系統(tǒng)界限,從而避免辦事人要在不同部門之間來回奔波,產生辦不完的手續(xù)、蓋不完的章、跑不完的路。

在全球很多地方,一網通辦都是城市服務、政務、金融、財稅等領域的數字化核心發(fā)展方向,在中國的東部沿海地區(qū)和一線城市,“一網通辦”也正在高速發(fā)展。

但是“一網通辦”這種模式,其實依舊有痛點存在:

一是“通辦”僅僅是數據打通了,但辦理邏輯和辦理方式依舊與之前無異,用戶該不會的還是不會,該卡住的還是卡住,可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在反復詢問、填寫材料、咨詢上。

另一個是“一網通辦”的效率高度依賴操作人員能力。由于操作人員精力和專業(yè)能力有限,必然不了解各個業(yè)務領域,因此一旦出現復雜的情況,就會出現操作員雖然能處理,但不知道如何處理的問題,需要層層請示領導或者跨部門溝通,這樣反而降低了效率。

大語言模型與這些領域的融合,必然能夠解決一些問題。辦事人可以直接咨詢AI,了解復雜的部門、業(yè)務之間的內在邏輯、辦事方法,從而盡量一次性完成辦事需求;而操作人員也可以依靠AI來獲取跨部門的操作方法、操作樣例,從而能夠完成較復雜情況的高效率處理。最關鍵的是,類似能力可以更多用AI替代人工。

這種依靠大語言模型知識抓取、邏輯分析能力的服務平臺,可以把“一網通辦”升級成“一嘴通辦”,辦事人說清楚訴求就全面搞定。當然這個名字純屬開玩笑,但城市服務的核心,一定要從“網”轉變?yōu)椤叭恕?,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也是大模型時代的toB產品核心機遇。

類似的能力,最具有落地需求的就是政務與金融方面,這兩個領域涉及事項多、專業(yè)性強,并且與民眾需求緊密相連,從更遠一點考慮,可能也包括財稅、法律、醫(yī)療。GPT代表的大語言模型,可以打破公眾服務的邊界,讓AI連接起專業(yè)知識與用戶需求。

集成了咨詢、數據匯總、事項辦理、文書認證等功能的新型AI服務平臺,將是接下來toB市場AI技術的核心機遇。

超級無代碼開發(fā)

移動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熱潮的時候,經常有人開玩笑說,“我創(chuàng)意、機會、方法論都有了,距離拿到融資就差一個程序員”。

這當然是一個笑談,但笑著笑著我們可能會發(fā)現,連那個程序員都不差了。

ChatGPT讓人驚艷的一點,就在于代碼的自動生成和修改。其實很多程序員朋友都說,類似AI模型的能力還主要是輔助工作,根本代替不了一個懂業(yè)務、懂產品邏輯與實現方式的程序員。

但復雜的開發(fā)可能做不了,簡單的難道不行嗎?GPT-4發(fā)布時演示的創(chuàng)新點之一,就是讓模型根據需求自動生成一個網站,雖然生成結果比較粗糙,但已經實現了基本的開發(fā)需求。

在云計算與軟件業(yè),低代碼開發(fā),甚至無代碼開發(fā)是近兩年流行的熱門概念。核心邏輯是利用代碼庫,將已有開發(fā)樣例進行快速復寫,但GPT-4的邏輯顯然更加先進,他甚至不需要用戶懂架構,而是直接根據需求生成開發(fā)程序。

這種能力,在短時間內生成復雜的軟件應用或許不行,但對于很多沒有編程與開發(fā)能力的人來說,通過AI來獲取一個小程序、一個電商平臺、一個簡單的APP還是非常有意義的。

用一些模板搭配GPT-4,可以形成“超級無代碼”的產品形式。用戶只需要下達需求并支付費用,就可以獲得屬于自己的軟件應用,整個開發(fā)過程中的人工成本趨近于0。

為人提供這種AI主導,模板+微調的軟件開發(fā),或許也將變成一個全新風口。其實想想,現在隨手就能拉個群聊,這在早期的互聯網聊天室時代簡直難以想象,那么未來人手幾個APP,一堆網站,一群數字人,可能也不是什么難事。

從預訓練大模型崛起,再到今天的ChatGPT、GPT-4,最值得關注的是智能涌現效應驅動下,一些作為信息化常識的東西被改變了。換句話說,GPT-4是條件,而不是結果。

只有運用好這些新條件,得出新方法,創(chuàng)造新產品的人才能獲得AI時代最好的結果。

有人會擔心,這么大的變化之下,我的工作、生活會不會被顛覆?

其實吧,這種焦慮什么時候都有,但從沒有真正變成災難。

1999年,樸樹有首歌叫做《New Day》,里面有句歌詞是這么寫的,“快來吧奔騰電腦,就讓它們代替我來思考”。

20多年過去了,人類還在思考,奔騰電腦在哪里?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極客網企業(yè)會員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3-03-25
關于GPT-4的產品化狂想
如今打開互聯網一看,會看到鋪天蓋地的“GPT-4好厲害”“太牛了”“科技革命到來了”“人類都要失業(yè)了”…… 但這么偉大的變革到底是怎么...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