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慶節(jié)過去了,雖然沒有什么大的行業(yè)消息,但國慶期間的一些消費數據,卻能側面反映入秋之后到年底的消費形勢,國慶消費數據是雙十一消費的探測器,也是年底消費的風向標。
10月7日,國務院文旅部發(fā)布了國慶假期的出游消費數據,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了:
出游人數才恢復到疫情前的70%,比去年還少了1.5%,看來,并不是隨著疫情的控制,經濟活躍情況就會越來越好。
有人說,今年國慶出游人數太少,是因為很多學校要求學生不許出?。ㄊ校荒茉诮紖^(qū)旅游了。
實際上,近郊區(qū)旅游并不影響文旅部這個數據統計,只要是放假了,家長帶孩子出去玩,是剛需中的剛需,不出省也能出去玩。
不過,真正讓人揪心的,不是究竟有多少人出去玩,畢竟疫情沒有解封,嚴控還在繼續(xù),有些人的出行意愿被打擊了,問題是,能出去玩的人,消費能力卻大幅度萎縮了,在出行人數恢復70%多的情況下,消費數據只恢復不到60%,大家出去玩也開始節(jié)衣縮食了。
我們把這個情況發(fā)布在今日頭條后,引起讀者強烈反響:
旅游消費可不只是景點門票和酒店,而是吃住玩游購娛涵蓋多個行業(yè)的消費,國慶消費比疫情前大降40%,在疫情中艱難恢復了一年半之后,才是這個水平,消費之路,任重道遠??!
很多人說,消費上不去,主要是因為房價太高了,什么時候房價下來了 ,消費就能上去了。
實際情況,可能未必如此。
據上海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10月7日發(fā)布的數據:
“9 月房企銷售額同比-37%、較前值-23pct,旺季下銷售冰凍。9月50 家房企單月銷售金額7,052 億元,環(huán)比-10%,較20 年同比-37%、較前值-23pct,較19 年同比-22%;銷售面積為4,762 萬方,環(huán)比-22%,較20 年同比-44%、較前值-37pct,較19 年同比-30%?!?/p>
當然,房企銷售額的大跌跟購房者的貸款受限有關系,是國家有意調控,但房價下來,可能大家的收入感也會下來,感受到自身財富增長受限之后,大家的消費意愿,還真的回得去嗎?
消費者花錢是一個手松手緊的感受,對未來財富增長有預期,花錢就會手松,對未來財富增長沒信心,花錢就會手緊。
這一消費心理,對即將到來的雙十一,將有不少的影響。
2
大環(huán)境的消費數據不理想,衍生了一系列問題。尤其是在很多微觀層面,很多摩擦來自于流量不夠用了,消費刺激不起來了,各種矛盾便暴露了。
最近,辛巴和快手又干上了,本來不想關注這些吵來吵去的事,但,總有人是戲精上身,不斷惹事。
前段時間,辛巴在直播時公開辱罵快手娛樂板塊的負責人托馬斯,實在有點不拿平臺當回事了:
如果主播在直播時批評平臺哪里哪里做的不好,還屬于言論自由的范疇,平臺胸懷寬廣,能容納別人的批評,還好說,現在直接公開辱罵相關負責人,要求把他的流量還給他,就有點太過分了。
流量到底是誰的呢?從創(chuàng)作者來講,是自己積累的粉絲,所以自然應該是我的;但從平臺來講,這些粉絲并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自己經營的,是平臺自己花了大價錢從別的地方買來的,尤其是APP的下載量,平臺在各大應用商店里,沒少花錢;每次搞大促,平臺在電視臺投的廣告費都數以億計。
所以,流量屬于誰,主播還是不能太傲嬌,除非是公眾號這種,平臺不給與任何推廣和運營,你能說流量是自己的。
但對于直播這種電商平臺,平臺肯定占據主導權。
但這種關系也很奇妙,在三大主播平臺里,只有快手和辛巴的關系非常奇怪,前兩個月,辛巴在直播時叫板平臺,被封禁了一個月;這次辱罵快手相關業(yè)務負責人,僅僅封了一周:
這種封禁,沒有任何意義!人家一個月播一次,你封禁一個星期,連象征性的懲罰都沒有,完全是自欺欺人啊!好歹要封一個月。
但是,封一個月,到11月8日解封,意味著辛巴錯失快手116大促,如果沒有辛巴參與快手116,快手一年中最重要的購物節(jié),會面臨怎樣的結局?
或許,辛巴就是拿捏到了快手的痛處,就是要演個戲給外界看看,樹立自己戰(zhàn)斗性人格。
快手的態(tài)度就要有點耐人尋味,假設快手是配合演戲呢,一個平臺到了要靠主播鬧事維持熱度,有點不像樣了,所以,這個假設有點不成立;如果是真的要懲罰辛巴,這點處罰非但不能治得了他,反而讓他看到平臺的底線還有很遠,可以繼續(xù)捏著快手玩兒。看起來,這個假設也不符合快手的利益。
所以,這就是耐人尋味的地方,快手被辛巴捆綁了嗎?去年還說堅決去家族化呢,怎么這一年來對家族化的依賴越來越多了呢?
以至于到了主播辱罵自己負責人的時候,竟然都需要忍辱負重了!
快手完全可以自信起來,“一鯨落萬物生”,快手的腰部主播多得很,而且有花錢買流量的意愿和能力,平臺虧損了這么多年,要盈利很正常。
關鍵是,平臺虧損,把流量倒給主播,主播以為是自己的能力,在整個產業(yè)鏈上已經處于優(yōu)勢地位,商家賠錢、平臺賠錢、消費者買到低劣貨,只有主播大賺,這個生態(tài)就是平臺給慣出來的,打破了商業(yè)價值鏈的平衡,不應該讓主播過度壕取價值,至少不應該讓個別主播壕取。
平臺為了GMV好看,把流量傾向于大主播,看起來大主播接住了流量,轉化率更高,但別忘了,新生主播才是你的活躍因子和新鮮血液,沒有更多的新主播進來,你的平臺就會階層固化死氣沉沉。
平臺應該把GMV放在第二第三位,把平臺創(chuàng)作者的活躍放在第一位,否則,犧牲盈利的結果,只是讓大主播更賺錢,更加受制于大主播。你看,抖音和淘寶的大主播,走哪里都夸贊平臺成就了自己,感謝平臺,只有辛巴,走到哪里都罵快手。
你說氣人不氣人?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