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市場,造車新勢力依靠營銷優(yōu)勢,在互聯網可謂聲勢浩大,然而隨著傳統汽車的強勢入局,新能源汽車市場正發(fā)生重大變化,傳統汽車企業(yè)的競爭優(yōu)勢正在不斷增加,并改變市場格局。
今年5月份的數據顯示,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四家傳統汽車企業(yè)強勢崛起,其中吉利已成為傳統汽車企業(yè)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領頭羊,吉利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也位居第三名。
在前六名中,除了第一名的比亞迪和第二名的特斯拉之外,第三名至第六名都是傳統汽車企業(yè),分別是吉利、長安、廣汽和奇瑞,可以看出傳統汽車企業(yè)生產的新能源汽車正獲得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歡。
早幾年新能源汽車的興起,傳統汽車企業(yè)沒有足夠重視,導致諸多新造車迅速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取得競爭優(yōu)勢,隨后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超出了各方的預期,從2020年至2023年,國內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連年大幅增長,占國內汽車銷量的比例從不到一成到2023年突破三成,今年4月份更是提高到五成。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fā)展,終于吸引了傳統汽車企業(yè)的注意,隨即傳統汽車企業(yè)強力介入,短短2年時間,傳統汽車企業(yè)就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取得優(yōu)勢,壓倒了一眾新造車企業(yè),凸顯出傳統汽車企業(yè)的優(yōu)勢。
傳統汽車的新能源汽車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在于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之后,發(fā)現新能源汽車的本質仍然是汽車,而汽車涉及到人的生命安全,傳統汽車企業(yè)擁有制造優(yōu)勢,將安全真正放在第一位,還有傳統汽車企業(yè)的售后服務體系更完善,這都吸引消費者投入傳統汽車企業(yè)的懷抱。
對比之下,新造車依靠營銷崛起,熟悉互聯網營銷的他們迅速在互聯網打響品牌名聲,先聲奪人,由此新造車一度取得市場優(yōu)勢,新能源汽車銷量前十名的大多數位置都曾被新造車占據,然而隨著新造車問題的爆發(fā),消費者逐漸遠離。
新造車的弱點是非常明顯的,他們缺乏制造基礎,他們對新能源汽車營銷的時候強調的是新科技、大冰箱、大電視,然而新科技的可靠性需要經過市場的考驗才能獲得消費者的信任,然而這些新科技如今正被消費者詬病,隱藏式門把手導致救援困難等等都讓消費者對新造車產生疑慮。
甚至一些新造車品牌連汽車制造能力都沒有,將手機組裝那一套用到汽車身上,然而兩者的技術理念完全不一樣,手機的配件只有100多個,大多是標準配件;汽車則有過萬件配件,一些配件甚至是定制化產品,更因為汽車涉及到生命安全,因此汽車的制造是一項非常高技術的行業(yè),汽車好不好得靠口碑,而口碑恰恰成為新造車的短板、傳統汽車的優(yōu)勢。
這種種因素的影響,就導致了如今的結果,傳統汽車企業(yè)強力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之后,不少消費者開始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時候也優(yōu)先選擇傳統汽車企業(yè),這也造成了今年初一家新造車宣布停產,一季度還有多家新造車巨虧,這都證明將手機行業(yè)的經營模式復制至汽車行業(yè)很難取得成功。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