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蘋果WWDC,如期而至。
然而,如果一定要尋找今年WWDC的亮點以及外界真正關注的地方的話,蘋果在AI方面的布局,無疑是最重要的那一個。
當以谷歌、微軟為代表的一眾科技玩家們開始將關注的焦點聚焦在AI上,當蘋果放棄造車,并且將部分人員分流至AI部門,外界對于蘋果在AI上的關注,則更是多了幾分期待。
不過,同以往蘋果對于任何一個新領域的布局都異常謹慎一樣,它在AI上的布局,更加顯得謹小慎微。
這一次,蘋果將自身在AI上的布局,稱之為「Apple Intelligence」,更是如此。
顯而易見的是,蘋果在AI上的謹慎布局是不能讓資本市場滿意的。
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蘋果發(fā)布會之后,蘋果股價下跌1.9%,而谷歌、微軟則出現(xiàn)了上漲上,看出一絲端倪。
因此,如果從今年的WWDC上蘋果在AI上的布局,就簡單地認為,蘋果業(yè)已重新定義了AI,顯然有些為時過早的。
一
作為今年WWDC的重頭戲,蘋果在AI上的布局放在了最后的環(huán)節(jié)進行發(fā)布。
很顯然,蘋果試圖通過這樣一種設置來調足外界的胃口。
同外界的玩家們將AI稱之為「AI」不同,蘋果將AI稱之為「Apple Intelligence」。
可見,蘋果試圖通過這樣一種全新的定義將自己與其他玩家進行區(qū)分,以抵消其在AI布局上的滯后性。
根據發(fā)布會上的公布的消息顯示,「蘋果智能」套件將能夠優(yōu)先置頂推送、總結文本、生成圖片,同時AI指令可以跨應用運行(例如郵件、地圖、日歷和存儲在本地的個人信息等)。
另外,「蘋果智能」將在使用蘋果芯片的專用服務器上啟用云計算模式,確保用戶數據的私密性和安全性。這里指的是那些「不得不上云運作」的AI功能。
有了「Apple Intelligence」的加持,Siri將會更加智能、自然和貼近真實語境和個性化。新增了「向 Siri 輸入」(Type to Siri)功能,通過雙擊顯示屏底部,輸入想做的事情,比如設置鬧鐘。據悉,明年將推出更多新功能來改進 Siri,包括讓Siri了解顯示屏上內容的屏幕感知功能,Siri還可以代表用戶在應用程序中采取行動。
值得注意的是,用戶可以在使用Siri和一系列應用期間,要求系統(tǒng)調用ChatGPT來進行回應。和OpenAI的政策一樣,免費用戶無需創(chuàng)建賬號就能使用GPT-4o,OpenAI的付費用戶也能關聯(lián)賬號使用付費功能。蘋果表示,未來也會引入更多的AI模型。
除了以上的布局之外,蘋果還推出了「表情包AI生成器」,并且將會支持開發(fā)者們進行調用。
透過蘋果在AI上的布局,不難看出,雖然蘋果試圖通過將AI稱為「Apple Intelligence」來與其他的玩家們進行區(qū)分,但是,它發(fā)布的這些與AI有關的應用,卻始終都沒有繞過AI。
或許,這才是資本市場對于今年WWDC發(fā)布會上蘋果在AI上的布局,并不滿意的地方。
如果今年只是從發(fā)布會上蘋果的表現(xiàn),我們就簡單地認為,蘋果重新定義了AI,顯然是有些為時過早的。
二
雖然蘋果在AI上的布局,并沒有給外界帶來驚喜,但是,蘋果似乎已經找到了一條參與到AI戰(zhàn)局的新方式和新方法。
我們都知道,現(xiàn)在的AI市場,正在進入到一場開源與閉源的新戰(zhàn)役之中。
以ChatGPT為代表的玩家們,更多地認為,開源才是AI大模型的未來發(fā)展方向,而已百度為代表的玩家們,則是更多地認為,閉源才是AI大模型未來真正的發(fā)展方向。
當有關AI究竟是開源還是閉源的論戰(zhàn)持續(xù),蘋果似乎選擇了一條「中間路線」,即,對于自身生態(tài)下的功能和應用,蘋果更多地傾向于利用自身自有的AI進行改造,而對于ChatGPT為代表的大模型玩家們來講,蘋果則更多地傾向于與他們進行合作,以此來抵消用戶在使用過程當中的不適感。
如果對蘋果在AI布局上的路線進行一個總結的話,它更像是一種開源與閉源相互結合的狀態(tài),更多地試圖去打造一個全新的AI生態(tài)系統(tǒng)。
這其實是與蘋果在IOS系統(tǒng)上的布局,有些相似之處的。
蘋果的IOS系統(tǒng)之所以會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蘋果既有自身獨立的系統(tǒng),又可以讓廣大的開發(fā)者參與其中,并且發(fā)布自身的應用,以此來打造了一個區(qū)別于安卓的全新的系統(tǒng)。
當AI時代來臨,蘋果試圖通過這樣一種方式繼續(xù)延續(xù)其以往的打法,并以此來享受到AI時代來臨帶來的紅利。
從這樣一個角度來講,蘋果對于AI的定義,更多地體現(xiàn)在它對于AI的看法以及AI的應用上,而非表現(xiàn)在它對于AI底層技術、算法的創(chuàng)新性上。
這一點,蘋果更多地依賴的是,像ChatGPT這樣的玩家。
當外界對于蘋果的自有AI抱有極大的期望,而蘋果則沒有推出讓外界側目的AI應用的時候,顯而易見的是,資本市場并不會對此買賬,股價下跌自然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三
當AI的發(fā)展進入到紅海階段,特別是當AI市場的走向開始變得清晰,一味地「卷」模型,「卷」技術,「卷」應用,必然開始面臨越來越多的困境和難題。
對于蘋果來講,其在AI上布局的謹小慎微,業(yè)已讓它失去了布局AI的第一波紅利,欲要在AI時代有所作為,特別是維持自身的市場地位,必然需要選擇一條與時下業(yè)已進入到紅海的市場所不同的全新的發(fā)展道路。
從這樣一個角度來看,蘋果選擇的這樣一種開源與閉源結合的全新發(fā)展道路,可謂是抄了一眾AI玩家們的后路。
當它們在AI市場上殺紅了眼,特別是業(yè)已無法找到一個全新的出口的時候,「Apple Intelligence」的橫空出世,則為它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考方式。
在這樣一種全新的思考方式之下,蘋果不再作為一個獨立的AI參與者,與它們進行面對面的競爭,而是通過開放自身的系統(tǒng)將AI玩家們納入其中,以此來促進自身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發(fā)展,從而來維持自身的市場地位。
這,不失為一種好的方式和方法。
可以說,現(xiàn)在的AI市場,早已過了最初的紅利期,AI市場的競爭,同樣從當初的概念和布局,開始進入到現(xiàn)在的技術和價格的全新的發(fā)展階段。
在這樣一個全新的階段,一方面,蘋果需要強化自身自研的AI,以此來更好地適配自身的生態(tài)和應用;另外一個方面,蘋果需要將更多強勁且領先的AI玩家們納入到自身的麾下,以此來促進自身生態(tài)的完善。
這一次,蘋果率先與ChatGPT進行深度打通與合作,無疑正是這樣一種現(xiàn)象的直接體現(xiàn)。
有了ChatGPT的加入,對于其他的AI玩家們來講,自然會緊隨其后加入其中。
至此,蘋果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將會成為一個AI玩家們的全新戰(zhàn)場。
此舉對于完善蘋果自身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對于激活蘋果用戶,無疑將會起到不可估量的正向促進作用。
從這樣一個角度來看,我們或許真正理解了緣何蘋果在AI上的布局不叫AI,而是叫做「Apple Intelligence」的內在原因。
四
當蘋果通過這樣一種方式試圖來抵消其在AI布局上的滯后性,并且這樣一種方式的確可以給蘋果帶來積極性影響的時候,我們同樣要看到的是,AI正在開始淪為一種工具。
對于未來的AI來講,真正考驗玩家們的,如何將應用更好地讓用戶使用,更好地普及的問題,而非是底層技術的問題。
對于蘋果來講,它之所以會將自身在AI上的布局稱為「Apple Intelligence」,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其實,正是看到了AI的發(fā)展方向,業(yè)已從早期的技術層面的競爭,開始進入到現(xiàn)在的應用層面的競爭。
如果說,蘋果失去了搶占AI時代的第一波紅利的機會的話,那么,「Apple Intelligence」的橫空出世,則真正向外界宣告了蘋果正在試圖通過開放自身的生態(tài),將更多的AI玩家們納入到自身的麾下,以攫取新的發(fā)展紅利。
對于業(yè)已陷入到深「卷」死局的AI市場來講,蘋果的嘗試和布局,無疑為這樣一個無解的難題,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答案。
未來,玩家們欲要在AI時代有所作為,欲要在AI競爭的新階段,破解當下的AI死局,必然需要找到與蘋果相類似的發(fā)展道路。
從這樣一個角度來看,蘋果為業(yè)已陷入到死局的AI市場,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解決方案。
對于AI市場來講,真正主導未來發(fā)展的玩家,既不是以ChatGPT為代表的開源派的天下,也不是以百度為代表的閉源派的天下,而是以蘋果為代表的將開源和閉源融合在一起的玩家們的天下。
因此,如果我們說「蘋果重新定義了AI」的話,其對于AI的新方向的探索和實踐,無疑是值得我們去關注的另外一個方面。
結語
當每年一度的WWDC如期而至,蘋果在AI上的布局,終于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然而,同外界所期待的蘋果發(fā)布自身的AI大模型不同,它將自身在AI上的布局,定義為了一種智能套件。
簡單地說,蘋果更多地將AI看成是一種工具,并以此來促進自身生態(tài)的發(fā)展和繁榮。
從這樣一個角度來看,蘋果找到了AI上的「第三條道路」,拉ChatGPT下水,便是明證。
這對于AI的發(fā)展,不得不說是一種重新定義。
當蘋果投身其中,有關AI的角色和定義,正在開始變得清晰而明確。
以此為開端,AI,或許將會真正從實驗室,走入到尋常百姓家。
由此看來,蘋果,不失為一個AI新時代的布道者。
—完—
作者:孟永輝,資深撰稿人,專欄作家,行業(yè)觀察家,知名KOL,數字經濟學者。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