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你的眼睛出賣了你的人格

在研究人類行為這一方面,人工智能即將再次取得進展。據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透露,人工智能可以通過觀察你的眼睛來預測你的人格。


據研究人員表示,一些微小動作就會泄漏出五大人格特質中的四種:神經質、外傾性、宜人性與責任心。該研究團隊表示,這項研究可能徹底改變人類與機器的溝通方式。

據南澳大學研究者Tobias Loetscher博士稱:「毫無疑問,這些研究結果很有可能改善人機交互模式。人們總是在不斷尋找先進的個性化服務。然而,當今的機器人與計算機并不具備社會意識,因此無法適應非言語提示。」

「而該研究創(chuàng)造了一個機會,使得機器人與計算機可以更為自然、更有效率地理解人類社會信號。」

該研究由南澳大學主導,而斯圖加特大學、弗林德斯大學、馬克斯·普朗克信息學研究也參與其中。該研究利用了最為先進的機器學習算法來展示人格與眼動之間的聯系。

研究人員們追蹤了42名參與者在校園內處理日?,嵤聲r的眼動軌跡,隨后再通過問卷調查評估了他們的人格特質。

Loetscher博士表示這些研究成果還為嚴格控制的實驗室研究與現實環(huán)境中的自然眼球運動研究之間構筑了一條重要的橋梁。

「這項研究追蹤并測量了人們日常工作時的視覺行為,提供了比實驗室更為自然的反應數據。多虧了我們的機器學習方法,我們不僅驗證了人格在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眼球運動時所起到的作用,而且還發(fā)現了可用于預測人格特質的新型眼動特征。」

在他們早先于《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期刊發(fā)表的論文中,記載道:「人格特質刻畫出了一個人的行為、思考與感受模式。研究發(fā)現,人格特質與眼睛運動之間的關聯表明具體相似特質的人傾向于以類似的方式移動眼睛?!?/p>

研究人員發(fā)現,神經質的人通常眨眼的速度更快。那些喜歡新體驗的人,眼球從一側到另一側的移動范圍更廣。而那些具有高度責任心的人,瞳孔大小的波動性較大。樂觀主義者在觀察消極情緒刺激物時(如皮膚癌的圖片),會比悲觀主義者花費的時間更少。

本文譯自DailyMail,由譯者 HTT110 基于創(chuàng)作共用協(xié)議(BY-NC)發(fā)布。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

贊助商
2018-12-11
人工智能:你的眼睛出賣了你的人格
在研究人類行為這一方面,人工智能即將再次取得進展。據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透露,人工智能可以通過觀察你的眼睛來預測你的人格。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