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的Oculus與游戲開發(fā)商ZeniMax的訴訟案終于結束。此案不僅涉及金額巨大、牽涉甚廣,更重要的是它必將對VR行業(yè)的歷史與未來產生重大影響,可謂是VR行業(yè)第一案。
2月1日,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地區(qū)法院的陪審團裁定,Facebook的Oculus VR必須支付5億美元給ZeniMax Media.
但做出這項裁決的根據并非是ZeniMax訴狀中所宣稱的那樣:Oculus竊取了來自ZeniMax的專有信息,進而才能夠推出極具影響力的Rift頭戴式VR顯示器(即“頭顯”)。 相反,陪審團認為,判決5億美元罰款的主要原因是:Oculus的聯合創(chuàng)始人帕爾默·拉奇(Palmer Luckey)違反了他與ZeniMax的不公開協議。
這項訴訟案件于今年1月10日正式在德州開庭。在為期三周的庭審過程中,本案的主要爭論點是:到底誰開發(fā)了Oculus Rift頭顯背后的技術,即Oculus究竟是否有足夠的能力獨立完成這一開發(fā)?
從2014年ZeniMax提交訴訟到昨日下達判決,以及在這20多天的庭審中既有扎克伯格的首次出庭,又有Oculus傳奇90后創(chuàng)始人帕爾默在長期“隱居”后的首次露面,還曝出了許多有趣的細節(jié)。這一訴訟案的確可謂是一場上演著眾多明星大佬恩怨糾纏的“跨年大戲”.其實,這不僅僅是一場專利糾紛,就像一些媒體評論的那樣“如果ZeniMax能夠勝訴,就將改寫Facebook在虛擬現實歷史上的先驅角色”.本文將為您一一梳理這場“名利之爭”的來龍去脈,相信這可以幫助您獲得對VR行業(yè)的新認識。
1.登場各方:VR先驅與游戲發(fā)行商
說起Oculus,它無疑是VR行業(yè)的最優(yōu)秀的探索者之一:通過眾籌平臺Kickstarter起步,2012年在這個平臺籌集了240萬美元,之后獲得了其他風投公司的支持。在2014年被Facebook以20億美元天價收購后,更是掀起了“VR創(chuàng)客”的虛擬現實行業(yè)狂潮。
截至目前,它不僅先后推出了Oculus Rift VR頭顯正式版、Oculus Touch等炙手可熱的VR設備,在VR硬件領域與HTC、三星鼎足而立;還成立了“故事工作室”(Story Studio)的內部實驗室,以創(chuàng)作專業(yè)的VR電影。一周前,它在美國圣丹斯電影節(jié)上發(fā)布了其第三部VR電影《Dear Angelica》。
2014年,Facebook以20億美元收購Oculus(本次庭審曝光收購價實際達30億美元),被認為是VR行業(yè)的里程碑事件。Facebook認為,Oculus的技術開辟了全新的體驗和可能性,不僅僅在游戲領域,還在生活、教育、醫(yī)療等諸多領域擁有廣闊的想象空間;Facebook因此在各項業(yè)務上對Oculus進行了史無前例的支持,外界戲稱為“親兒子”.此外,在今年1月26日,Facebook扎克伯格表示,將聘用剛剛離職的前小米副總裁雨果·巴拉加入公司來領導VR業(yè)務,包括Oculus團隊。
ZeniMax Media則是一家在游戲界極為知名的發(fā)行商,創(chuàng)作并發(fā)行了大量游戲作品,并登陸主機、PC、掌機、移動設備等諸多平臺。其旗下擁有Bethesda(B社)、 id Software、Tango等眾多全球知名的游戲工作室,并擁有《上古卷軸》、《輻射》、《毀滅戰(zhàn)士》、《雷神之錘》和《狂怒》等諸多系列游戲。2014年,ZeniMax以Oculus涉嫌剽竊為由,將之告上公堂,索賠20億美元(正好是Facebook的收購價)。
2.大戲開幕:一紙訴狀恩仇來
這次庭審首先要追溯到三年前。時值Facebook正在收購Oculus,ZeniMax訴稱Oculus非法利用其知識產權研發(fā)了包括Rift頭顯在內的虛擬現實系統(tǒng)。而在2015年,ZeniMax又稱其已獲得關鍵性證據。下圖通過時間線的方式,可以清楚地展示出這一專利訴訟案的大致進程。
時間
3.本案關鍵:明星員工卡馬克的跳槽
本案的關鍵人物是從ZeniMax跳槽到Oculus的“明星員工”約翰·卡馬克(John Carmack)。
卡馬克被稱為“fps游戲之父”、“3D游戲之父”.他原本是id Software的聯合創(chuàng)始人,1993年推出里程碑式游戲DOOM (毀滅戰(zhàn)士),徹底改變了電腦游戲產業(yè)。后來這家公司被ZeniMax收購成為其子公司,卡馬克擔任游戲研發(fā)部門的負責人。
2013年8月,卡馬克宣布加入Oculus VR,擔任CTO,同時保持在id Software的職位。同年11月,Carmack正式辭去id Software的職務,投入到Oculus的工作中。他曾發(fā)推文表示,“本想保留id Software技術顧問的頭銜,但于事無補。也許離開是最好的選擇,專注于兩條戰(zhàn)線有很大的挑戰(zhàn)?!?/p>
ZeniMax發(fā)起訴訟最大的依據就是:卡馬克在離開公司時曾使用USB拷貝公司數千份資料,隨后利用這些技術協助Oculus設計出Rift頭顯,此舉嚴重違反了他與公司之間的員工協議。ZeniMax反復聲稱,正是由于卡馬克的這次“跳槽”,才使Oculus能夠將Rift從“史前”頭盔轉型為一款帶來“強大沉浸式虛擬現實體驗”的設備。
針對上述指控,在庭審中,卡馬克承認自己在加入Oculus之前,從ZeniMax的電腦中拷貝了文件。但是,他認為自己只是將這些代碼用于演示,并未用在后來研發(fā)的Rift頭顯上。即,Rift頭顯完全由帕爾默獨立研發(fā)。因此,在庭審過程中,雙方爭辯的焦點又變成:在缺乏卡馬克協助的情況下,帕爾默是否有足夠的能力開發(fā)出Rift頭顯?
對此,ZeniMax指出帕爾默連大學都沒念完,根本沒有能力研發(fā)VR頭顯,如果沒有卡馬克以及ZeniMax 公司的資源,他根本做不出VR頭顯,他對于Rift“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貢獻”.
4.激烈交鋒:天才帕爾默的無奈
帕爾默在庭審第二周出庭,接受了來自控方與辯方的雙重質詢。
先簡單介紹下帕爾默(江湖愛稱“帕胖”)這位頗具傳奇色彩的Oculus創(chuàng)始人--被稱作是“世界上最成功的90后”、典型的“硅谷創(chuàng)業(yè)傳奇”等等。他生于1992年,從小開始就研究起了當時非常冷門的VR頭顯設備,15歲創(chuàng)立了行業(yè)論壇,大學期間放棄新聞學學位投入到虛擬現實研究中,2012年通過眾籌創(chuàng)立Oculus,14個月后就被Facebook以20億美元收購,成為最年輕的億萬富翁。
因此在庭審過程中,辯方充分利用其傳奇色彩,認為帕爾默是一位“偉大的天才”--他現年只有24歲,其計算機和硬件知識都是自學學會的,而非是接受過傳統(tǒng)的學校教育。帕爾默稱,自己從十五六歲開始便通過研讀“學術論文”等材料了解了VR技術的發(fā)展歷史,既對這項技術的發(fā)展現狀有了認識,還敏銳地發(fā)掘了其中沒有被充分利用的地方,于是就有了Oculus Rift.為了支撐自己的這番論述,帕爾默還向人們展示了Oculus Rift初代原型機的具體細節(jié)--這臺原型機是他在購買了其他品牌的VR頭顯之后自行研發(fā)的。對此,ZeniMax說這個故事是“徹頭徹尾的假造”.
此外,帕爾默還面臨著另一個難題(也是這次判罰的主要依據)。他曾經與ZeniMax簽署過一項保密協議,當控方律師摘取其中部分內容讀給法庭上各位聽的時候,帕爾默認為這樣斷章取義的做法有失公平。帕爾默還說到,他到現在還記得當時他跟Oculus聯合創(chuàng)始人提及過保密協議的事。關于這一點,正如帕爾默本人說的那樣:“我現在說的東西有可能出現偏差和錯誤之處,這是因為畢竟保密協議的事已經過去一年了,這期間的過程太漫長了?!?/p>
5.庭審彩蛋:30億美元與40億美元
有趣的是,這次庭審是Facebook創(chuàng)始人扎克伯格的首次出庭作證。在庭審中,ZeniMax公司的律師直接詢問Facebook為Oculus支付的收購價格。扎克伯格承認總體價格比2014年3月公布的“約20億美元”高大約50%--即實際花費達30億美元。這額外的10億美元有近七成用于保留關鍵的員工,另外3億元則用于維護基礎建設。
而當ZeniMax的律師詢問扎克伯格對ZeniMax訴訟的看法時,扎克伯格說:“這是很常見的現象,當你宣布一個大的交易或做些引人關注的事情時,總會有人站出來宣稱他們屬于交易的一部分。就像今天法庭中的大多數人那樣,我以前甚至從來沒有聽說過ZeniMax.”
在小扎之后,Oculus的聯合創(chuàng)始人、前CEO布蘭登·艾瑞比(Brendan Iribe)也出庭作證。他透露了更多有趣的細節(jié),比如,ZeniMax子公司的董事長曾經對Oculus的團隊說,“You guys are just kids, you should be working with us”(你們只是小屁孩,你們應該跟著我們混)。艾瑞比繼續(xù)作供稱,ZeniMax還曾威脅,如果Oculus不簽署合作協議,就禁止其員工卡馬克負責任何跟VR相關的工作。此外,在2012年11月的談判中,ZeniMax還要求獲取Oculus 15%的股權。
而就在庭審辯論結束前,1月27日,ZeniMax又將索賠金額提升至40億美元。
6.判決出爐:誰才是贏家
昨日,結果出爐。首先,陪審團駁回了ZeniMax提出的“盜竊商業(yè)機密”的指控,但他們認為Oculus使用的計算機代碼侵犯了ZeniMax的版權,因此Oculus需因違反保密協議賠償2億美元,因侵犯版權賠償5000萬美元,因不當使用ZeniMax商標賠償5000萬美元。
陪審員認為Oculus高層帕爾默、艾瑞比和卡馬克應該為侵權負責。判決裁定艾瑞比和帕爾默分別向ZeniMax 1.5億美元和5000萬美元賠償。陪審團還認定卡馬克帶走了屬于ZeniMax的知識產權,但并沒有要求他進行賠償。
對此,ZeniMax在一份聲明中稱對裁決結果感到“高興”,而對于5億美元的賠償,“雖然我們?yōu)榫S護自身的權益不得不拿起法律武器,但是對那些為獲得全新、有價值技術而從事非法活動的公司來說,這是必要的做法”.ZeniMax還暗示,該公司將通過進一步的訴訟要求Oculus停售虛擬現實頭盔Oculus Rift.
Oculus則表示“本案的核心在于Oculus是否竊取了ZeniMax的商業(yè)機密,陪審團在這一問題上果斷支持了我們的主張,”其發(fā)言人表示可能會提出上訴,“顯然,我們對于今天裁定的其它幾個方面感到失望,但是我們并不氣餒。Oculus的產品是用自主技術開發(fā)的。”
案件進展到這里,可以看出此案還是有很多曖昧之處。從結果上看,在虛擬現實發(fā)展的史書上,似乎仍記載著Oculus的不世之功:2013年,Oculus Rift開發(fā)者版本的問世震驚了尚處蠻荒時代的VR行業(yè)。2014年,Facebook天價收購Oculus,更是激發(fā)了VR創(chuàng)業(yè)的風潮。但如今,無論怎么說,ZeniMax也正式登上了VR史冊。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