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王小川的命運新變數 上市后的搜狗誰說了算?

(原標題:搜狗王小川的“命運新變數”)

“搞個網站叫搜狗,他們搜狐我們搜狗,各搜各的?!?/p>

這句出自馮小剛2001年賀歲電影《大腕》里的臺詞,三年之后,一家叫搜狗的公司真的誕生了。但并沒有“各搜各的”,而是作為搜狐內部孵化的子公司逐步發(fā)展起來。13年后,2017年11月9日,王小川帶著獨立的搜狗走向IPO。上市首日,搜狗上漲3.85%,報收13.50美元。

多年來,王小川一直以低調、無緋聞、獨立的形象著稱。此番上市之后,有關搜狗與王小川之間的命運討論則掀起新的高潮,對手方面,百度已經遙遙領先多個身位;等待搜狗的是國內的紅海競爭。

曙光的另一面,搜索業(yè)務如今的競爭格局已經發(fā)生巨變,人工智能領域也已經巨頭密布。目前搜狗的營收主要依然來自于搜索廣告,未來如何尋找新的盈利點,也是擺在王小川面前的一道難題。

除此之外,搜狗自身也并不太平,連年的訴訟引發(fā)外界對于其崛起“原罪”的質疑。當最初的廝殺告一段落之后,人工智能、企業(yè)話語權,以及資本市場的考量等諸多話題,或許將成為決定王小川未來命運的“新變數”。

【對手】

李彥宏的背影

10月14日,搜狗向紐交所申請掛牌上市次日,王小川在微博上發(fā)了兩張調侃自己形象的照片,這位身家數十億的超級鉆石王老五,幾經折騰,仍不滿40歲,面容仍是滿滿的膠原蛋白,輿論場操心他何時脫單的聲音一時間又此起彼伏。

十幾天后,10月26日晚,百度CEO李彥宏帶著人臉識別技術走進中國科學院大學,從現場傳出的圖片上看,李彥宏的臉上寫滿對人工智能及百度未來的信心,盡管在幾天前,還有傳言稱,他正在抱怨為什么自己沒有收到搜狗IPO的消息。

后輩的身份,是王小川一直在李彥宏面前保持的姿態(tài),無論是在年齡上,還是創(chuàng)業(yè)資歷上,都是如此。李彥宏給王小川的,多數情況下是背影。

搜索引擎起家的百度,與搜狗商業(yè)模型高度類似,早在2005年百度上市之前,王小川已經將李彥宏和百度作為自己的頭號競爭對手。

2003年,王小川剛研究生畢業(yè),在搜狐從兼職轉成全職,接到了老板張朝陽的任務:“給你六個人頭,咱們把百度滅掉?!?/p>

在此之前,搜狐的搜索業(yè)務用的是百度的服務,但這并非搜狐想要的,彼時,搜索引擎是互聯網的核心入口,也成為各大互聯網巨頭的“必爭之地”。

“六個人不夠,我就跟張朝陽說,能不能把每個人薪水降一半招十二個人,到清華招兼職的學生,變成一個新的起步。張朝陽同意了?!苯衲?0月,王小川在清華大學演講時如是說。在十一個月后,搜狗的搜索引擎上線了。

在回答“和李彥宏相比有何不同”的媒體提問時,王小川直言,“第一個我比他懂技術,他的程序可能寫得比較爛。第二的話,我面臨的環(huán)境比他復雜,畢竟搜狗還是在后面追趕他,他已經有了護城河?!?/p>

財報顯示,搜狗的主營收入是搜索廣告等內容,2014年至2016年三年間分別占總收入的98.9%、96.4%、87.2%。

但這與百度并不在一個量級上,一方面,搜狗的營收和凈利潤與百度相差甚遠,同樣以2014年至2016年為例,百度的總營收分別是搜狗的20倍、17倍及27倍,凈利潤差距更甚。

此外,業(yè)內分析,搜狗搜索缺乏流量,招股書中的信息顯示,如果用PV(頁面瀏覽量)來衡量整個搜索流量,2017年6月21.8%的流量來自于搜狗自己的產品,38.2%來自于騰訊互聯網資產,40.0%來自于移動設備制造商及其他流量源。

如今,兩家公司都瞄向了AI,在新的風口之下再次較量。

在搜狗的招股書里,搜狗總計提到90次人工智能(AI),7次機器/深度學習,9次自然語言處理。搜狗自稱“站在AI研發(fā)的前沿,并且有明確的路線圖,AI也是智能硬件的關鍵推動力”。

在這一點上,百度似乎再次走在了前面,目前,百度在業(yè)務層面已有應用AI,自動駕駛阿波羅平臺已經落地。

“搜狗的優(yōu)勢在于技術基因,包括王小川的團隊強調技術,但實際投入和資金規(guī)模還無法與百度相提并論。”科技評論員羅超分析,在同體量的公司中,搜狗是最具技術基因、最早進行人工智能布局的,但在基礎技術上還是有差距,在人工智能技術的落地上,也沒有百度的落地項目那么多元。

在敲鐘后接受媒體采訪時,王小川就外界關注的“搜狗的AI技術如何與巨頭競爭”等問題談到,搜狗的關鍵點是,有清晰的方向以及使用的場景。輸入和信息獲取,不要小瞧它今天只是一個“輸入法”或者“搜索引擎”這么兩個詞,這是人本身信息輸入、輸出的通道,甚至是一個操作系統。

【質疑】

帶著“不正當競爭”質疑的崛起

自2015年開始,基于微信內容和知乎內容的引入,搜狗搜索發(fā)布10年來,首次有了正面突破的能力。

作為一家技術公司,搜狗在語音識別等基于前沿算法的領域上也展示出自己的能力,每天服務一億多人次,是最大的語音識別服務提供者。搜狗2000多員工,完成了競爭對手10倍人的工作,并且在財務和業(yè)務成績上不斷逼近百度。

然而,搜狗的“發(fā)跡史”并不像王小川的娃娃臉那樣看起來“純真”,除了內部分歧之外,在過去的8年中,分別與騰訊、360和百度因“不正當競爭”訴諸公堂,2016年還曾因虛假宣傳而被北京工商局海淀分局罰款5萬元。

在2010年阿里入資、2013年騰訊入資及搜搜并入搜狗之后,財報連年看漲的搜狗,幾乎每年都要因為“不正當競爭”而被360、百度起訴。

2014年,360訴搜狗不正當競爭。理由是搜狗利用搜狗輸入法彈窗內容誤導用戶安裝軟件,構成劫奪360的流量。2016年該案宣判,搜狗被判處賠償360公司30萬元;并在搜狗瀏覽器官方網站首頁、搜狗瀏覽器新浪官方微博首頁就涉案不正當競爭行為連續(xù)30日刊登聲明以消除影響。

2015年1月,百度起訴搜狗劫持流量和不正當競爭。因搜狗手機瀏覽器的設計方式,存在使用了百度圖標,卻未調用百度搜索引擎功能的情形。搜狗最終被判處賠償百度20萬元。

相愛相殺多年之后,2017年各方似乎實現了某種平衡。

搜狗在美上市,已然成為中國互聯網領域不可小視的力量,靠著輸入法多年壟斷市場第一的寶座。百度在經過調整期的陣痛之后,allinAI的戰(zhàn)略最終還是獲得華爾街分析師的認可。360借殼上市,“教主”周鴻祎終于在A股擁有了自己的陣地。

羅超分析,之前在PC時代,大家的商業(yè)模式非常相似,尤其是搜狗和360都是基于瀏覽器導流的搜索引擎,所以大家的市場競爭很激烈,出現這種對簿公堂的情況也可以理解。

“但是在未來移動搜索時代,他們三個主要的方向還是很不一樣的?!绷_超說,搜狗未來主要基于騰訊和搜狐的外部流量,360重點做銷售和安全業(yè)務,百度的重點是基于搜索在做內容戰(zhàn)略和人工智能等等,所以大家的方向已經完全不同了,以后的競爭應該沒那么激烈。

【股東】

上市后的搜狗誰說了算?

根據招股書披露的信息,目前持股43.7%的騰訊是搜狗最大股東,搜狐持有37.8%的股份緊隨其后。張朝陽和王小川個人持股占9.2%和5.5%。

2013年,騰訊入股搜狗,在之前的3—4年里,騰訊與搜狗一直是“相殺”狀態(tài)。2009年,騰訊起訴搜狗惡意干擾用戶、虛假宣傳,隨后搜狗也不甘示弱,反訴騰訊不正當競爭。一年后,兩份判決在相鄰的兩日內依次下達,搜狗被判賠償24萬元,騰訊被判賠償23.15萬元。

2013年9月,騰訊宣布4.48億元戰(zhàn)略入股搜狗。二者化干戈為玉帛,究竟是王小川打動了馬化騰,還是馬化騰拯救了王小川,很難說清。

兩者的合作似乎很愉快,馬化騰曾說,打動他的是王小川及其團隊,“小川這個團隊我感覺很饑渴,對于很多新的東西包括推進是很有沖勁的。”王小川當時也談到,跟騰訊溝通交流沒有瓶頸,大家想事情的方法上,講道理的程度上首先是很接近。

根據當時的報道,2013年7月,馬化騰、劉熾平和王小川通了個電話,他們問王小川,搜狗的業(yè)務指標和業(yè)務規(guī)劃是什么樣的?內容從搜狗基礎數據到用戶量,到最后的收入模式、增長潛力都有涉及。面對馬化騰的詢問,王小川對搜狗的收入模式增長潛力如數家珍,二者的結合就此產生。

另一個現實是,當時的搜狗,已經不止一次被搜狐掌門人張朝陽擺上談判桌,打算賣給360。但在騰訊介入之后,搜狗躲過了這份厄運。而且,騰訊在投資中,罕見地放棄了此前一直堅持的控股權。

在搜狗的招股書中,騰訊還承諾,2018年9月以前,在他們的其他產品中,搜狗搜索都將是默認搜索引擎。搜狗與騰訊希望能夠將這項合作擴展到其他產品中,并且將時間延長到2023年。

不過,從已公布的信息來看,上市之后,搜狗的話語權歸屬不夠明了:騰訊是搜狗的最大股東,搜狐卻仍掌握著最大投票權。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7-11-14
搜狗王小川的命運新變數 上市后的搜狗誰說了算?
搜狗王小川的命運新變數 上市后的搜狗誰說了算?,王小川 搜狗 百度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