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7月6日)滬深兩市跳空高開,千股漲停,和周末救市政策接連出臺不無關系。其中中金所出重拳排查股指期貨大戶,嚴打蓄意做空。讓人聯想到上周“國外勢力做空”的傳言四起,造成暴跌中人心惶惶的整體情緒。那么中國股市暴跌是否是由外部資金的“惡意突襲”導致的?挖財副總裁王志峰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采訪時做了如下點評:
“金融戰(zhàn)爭”多半屬陰謀論
這兩天出來不少“金融戰(zhàn)爭”之類的帖子,我覺得這類觀點里頭陰謀論的概率比較大。
首先從技術上就不太可能。外資做空中國市場,能做的只有幾種途徑,最典型的是像索羅斯那樣直接操盤,但可能性不大。從資金來源的角度看,在A股市場里外資進來畢竟比較少,外資更多的是進入基金。從資金量上看,外資的量并不大,實際做空不太切合實際。有些人說外資是不是通過中介進來,這個尚無法統(tǒng)計,但是至少正規(guī)渠道進來的還是少。
現在股市的大起大落,首先是前期漲得太快,現在是做一個正常的回調。其次是證監(jiān)會查融資盤力度過猛。這一輪股市跟上一輪比較,利益方比以前變多了,而且5000多點也是一個心理關口,加上證監(jiān)會查融資盤查得比較嚴,導致資金回流,所以我覺得與其說是外資,不如說是來自國內的各種力量在進行博弈,而且在上述背景下博弈力度更大。政府也出了很多政策救市,但市場根本不聽?,F在各方都在對峙,博弈得非常厲害,因為在這種大漲大跌之下,一旦博弈成功,它將意味著巨大的收益。所以很多人說,這是市場政策很難影響市場的一個階段。
中國進入改革最關鍵的時期,崩盤的可能性不大
現在有很多對崩盤的擔憂,這種擔憂是有道理的。政府救市出了一大堆招,但都沒什么實際成效。這會造成老百姓、股民的恐慌,而股市是最容易出現羊群效應的,很容易出踩踏事故,從而推進股市進一步下跌。這是從市場的角度,而從老百姓和政府的角度,顯然都是不希望崩盤的。
首先,崩盤會直接對老百姓產生巨大沖擊,前段時間漲太快,“大媽炒股”也成為一種現象,市場的非理性因素在升高。
其次,中國進入改革最關鍵的時期,它的產業(yè)升級、行政制度改革、反腐等等都在按照既定步驟往前走。但中國的實體經濟并沒有恢復得那么快,一旦出現崩盤會對經濟造成巨大沖擊,進而可能出現社會動蕩。政府接連出大招也是這個考慮。
目前崩盤的可能性還是不太大的,政府還有很多影響市場的手段,比如政府手里有大量資金,然后還可以對國企進行政治動員,但對市場而言,風險還是有的,就怕政府控制不住。外媒說的9000萬股民,這個還是一種嘩眾取寵,數據一直就在哪里,沒什么好炒作的。
“尊重市場的力量”現階段非常不理性
現在有些人在爭議政府是否應該出手救市,覺得用行政手段干預就是不尊重市場。中國現在還在轉型的階段,市場和計劃經濟同步交織,政府的主導作用還是很強的,比如中國政府雖然不干涉具體股價,但上市的規(guī)則還是政府發(fā)揮行政作用制定的。
我們的股市一直以來就不是完全市場化的,現在還達不到經濟晴雨表的水平,比如胡溫時期經濟一直很好,但是股市也很低迷。在現在這個事情要求“尊重市場的力量”,要求完全市場化,這個要求非常不理性,政府的做法還是應該的,也是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