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蘋果財報電話會速答:手機銷量下跌只是暫時 公司正在押注印度市場)
為什么重要?
今年將迎來iPhone品牌誕生的10周年,市場普遍預期公司可能發(fā)布下一代重磅級的手機來紀念這一時刻,這有可能開啟新一輪手機換代周期,即所謂的“iPhone超級周期”。
根據監(jiān)管文件顯示,截止4月1日,公司手握2568億美元的現金,這使得公司幾乎可以進行任何想要的并購。結合特朗普可能的海外匯回稅政策,公司如何花這筆錢也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在硬件銷量增長放緩的情況下,投行預計軟件等服務業(yè)將是公司下一個增長點。如何增加服務類收入的增長,以及是否會通過并購(例如奈飛)擴大服務業(yè)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本季的市場關注的指標公司表現如何?
整體略不及預期。財務方面,利潤好于預期,但營收不及預期。公司對于未來季度營收指引同樣不及市場預期。
在市場關注的iPhone銷量方面,公司當季銷售5080萬部iPhone手機,不及市場預期5140萬部。大中華區(qū)銷量拖累公司表現,季度營收同比下跌14%。
在回答市場調查顯示對于iPhone的購買欲望已經降至歷史低位的問題時,公司CEO Tim Cook稱手機銷量只是暫時下跌,可能發(fā)布的“重磅iPhone 8”市場傳聞影響了公司的手機銷量,有關未來產品的報道可能導致消費者推遲購買iPhone。但是從年度角度,公司手機銷量同比依然增長。
除了iPhone外,公司的其他硬件銷量到底如何?
筆記本業(yè)務同比增長10%,這是行業(yè)平均增速的2倍,主要受惠于其新MacBook Pro的銷量增長。
其他配件方面,公司同樣增長強勁,公司可佩帶產品線方面(包括Beats 耳機、AirPods、及Apple Watch)的營收已經相當于一家財富500公司的規(guī)模。其中Apple Watch同比銷量翻倍,其已經成為最為暢銷的智能手表。雖然外界可能對Apple Watch發(fā)展速度有所失望,但實際上其業(yè)務在擴張方面已經取得一定進展
公司在App Store等服務業(yè)上表現如何?
App Store業(yè)務收入同比增長40%,開發(fā)者的數目增長26%。其業(yè)務規(guī)模已經相當于于一家財富100公司的營收規(guī)模。
公司同事稱其付費用戶(不僅包括公司自營同時包含第三方經營)增長同樣強勁。在去年12月到今年3月期間,公司新增1500萬服務訂閱用戶。
Apple Pay已經在15個國家發(fā)布,其支付增長量在過去的12個月里增長了450%,而這還是在iPhone 7銷量下跌的情況下完成。公司稱公司股價與亞馬遜與Google相比相對折價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后兩家公司擁有強勁的服務業(yè)務。
公司和高通的爭端會對公司有什么影響?
公司之前暫停了對高通的專利付費,但公司預計在未來2個月的時間里,公司毛利率都不會受到此行為的影響。
在回答雙方爭端是否可能影響iPhone銷量時,公司CEO稱沒有消費者會因為高通而放棄購買蘋果的產品,公司之所以不再付費是因為公司沒有獲得合理、公平的價格。
對于印度市場前景公司如何看?
印度市場已經成為除美國和中國之外的第三大智能機市場。隨著4G基礎設施在印度的推廣,公司在印度市場的機會是巨大的,考慮到印度的人口數字,公司正在大力投資印度市場。公司將把在其他國家獲得的基礎設施經營復制到印度市場上。
公司CEO稱印度市場最近幾個月的季度營收增長保持了2位數,這與其之前披露的過去幾個月印度市場銷售以2位數增長一致。但與印度市場的安卓機相比,公司的相對數字還較小,還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
對于特朗普稅改,公司觀點如何?
公司CFO稱不會對政府具體政策做出預測,但公司CEO Tim Cook之前在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則表達了較為樂觀論調,稱整個國家需要稅法改革。
重點推薦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 網易股票 >機構看盤
楊德龍開講!大盤是頂還是底?
A股后市是向上還是向下?聽聽多次準確預判大頂大底的楊德龍怎么說!
查看投顧連續(xù)暴跌被套?大數據多方位診斷
技術面、資金面、財務面多維立體解析
查看投顧
百戰(zhàn)經典
操盤手分享KDJ精髓 學會不吃虧
在股市中先知先覺者大口吃肉,后知后覺者啃點骨頭,不知不覺者掏錢割肉。
查看投顧牛人分享獨門買入戰(zhàn)法 散戶稱贊
此種戰(zhàn)法是短線交易者必須注意的一個因素,是散戶能夠獲利的力量之源。
查看投顧
牛人論股
獨門跟莊戰(zhàn)法 看懂少走十年彎路
在這個市場里,主力決定著大市走向。散戶能賺錢的方法就是跟莊操作。
查看投顧散戶福音!牛人揭秘股市漲跌鐵律
要做股票,先看大盤,如果把握不好節(jié)奏,想在市場生存,真的很難。
查看投顧
- 美科技七巨頭遭特朗普關稅血洗 市值蒸發(fā)14萬億
-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發(fā)超6400億元,美股科技“七巨頭”陷入調整區(qū)間
- 阿里巴巴于上海新設智信普惠科技公司,布局多領域技術服務
- 馬化騰短暫登頂中國富豪榜,騰訊科技與股價雙輪驅動成關鍵
- 本地生活賽道:2025年紅海變“血?!?,平臺競逐白熱化
- 義烏哪吒小商品熱賣:緊跟《哪吒2》熱潮,一天賣幾百套
- 美恢復接收中國包裹,貿易政策突變引發(fā)物流界震蕩
- DeepSeek或再掀波瀾,可能對美股市場造成新一輪打擊
- 谷歌股價暴跌:收入增長放緩,人工智能支出引投資者擔憂
- 華為去年銷售收入超8600億元:ICT基礎設施穩(wěn)健,新業(yè)務快速發(fā)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