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億歐網”,文章來源于:太平洋時區(qū),原標題《負油價的真相:中行迷之操作,投資者血流不止?!?,作者:房東的ID
這些年來,你見過最坑的投資是什么?
5000點的A股?2017年3月的燕郊房產?2018年的P2P?還是歷史高位的比特幣?
與中國銀行的原油寶比起來,上面這些投資都不算什么。因為只要你無杠桿投資這些資產,最多只是輸掉一些本金,還不至于讓你賠光之后還要成倍地倒貼,而原油寶可以讓你在輸光400萬本金后還需倒貼500萬補償金。
我們從一張投資者截圖說起,他的本金差不多400萬,虧了920萬,還要給銀行補500多萬。
投資者截圖
中行的原油寶產品是什么?簡單來說,它是掛鉤于美國WTI原油期貨的一個產品,但這回由于犯了低級錯誤,導致損失慘重。中行選擇了在最后交易日倒數第二天的盤中進行移倉換月,遇到了重大的流動性問題,導致投資者出現巨虧。
一般而言,如果不是真的打算做實物交割,期貨投資者都會提前移倉換月。但中行顯然沒有交割實物原油的能力,卻還把換月操作一直拖到了最后,以至于把自己逼到無路可退,只能自己砸盤。
投資者小白都知道提前出清,尤其原油期貨5月合約不能展期的情況下,中行硬是拖到倒數第二個個交易日一把虧到負數,真是牛逼。原油-37美元/桶的驚人價格原來是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的歷史,看似美國市場一片混亂,實際上是中國投資人的心在滴血!
WTI五月合約在4月21日暴跌至近-40美元/通,受其影響,六月合約也大幅下跌
更有投資者表示:“中行原油寶設計規(guī)則或存在重大缺陷,導致投資者巨額虧損,我們打算去集體訴訟?!?/span>
發(fā)生了什么?
進入2020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不斷下跌,加上疫情對短期需求的沖擊,油價更是出現了急跌,所以抄底原油的中國投資者越來越多。這也使得中國銀行的原油寶產品規(guī)??焖贁U大,但是風控措施并沒有跟上。中國銀行錯誤的選擇了在最后時刻進行換月交割,導致市場已經沒有了對手方。
根據中國銀行的公告顯示,他要求客戶按照-37.63美元的結算價結算,這其實意味著中國銀行將投資者的倉位拿到了美市最后收盤。并且投資者多方表示,4月20日中行原油寶未根據合約交割時間22:00進行移倉,這已經明顯違反了中行原油寶的制度設計。
中行相關報告
投資賠光,還欠銀行幾百萬
開頭的截圖顯示,一個投資400萬的客戶最終虧損920萬,還需賠給銀行520萬。按照我們常規(guī)的理解,抄底實物資產最多也就是本金面臨不同程度的虧損而已,不至于輸光,更不可能倒貼。但是現在狀況是,投資者不僅僅本金虧完了,還可能倒欠銀行200%的本金。根據網絡的截圖顯示,中國銀行向投資者發(fā)送的結算價格是-266.12元。
中國銀行已經發(fā)出通知,要求投資者補充這部分穿倉虧損。但是投資者并不服氣,強烈質疑中國銀行自身存在玩忽職守的嫌疑,自己的合約設計和風險控制形同虛設,并且強行讓投資者為自己的錯誤買單。
根據中國銀行的公告顯示,他們將投資者的倉單留到了最后結算時刻,而沒有能完成盤中換月。這意味著,市場上的其他玩家全都跑了,就中國銀行自己還握著巨虧倉位。
跑晚了一步
事實上,WTI原油2005合約很早就有問題,在期貨投資圈,大家都很奇怪是誰在死硬當多頭不肯平倉,尤其是在上周末CME修改規(guī)則后,大家都在調侃,這一定是有某個笨蛋海外投資者還沒有走,CME看到了要去包餃子,但沒人想到中國銀行也在其中。
其他機構合約移倉時間
國內除了中國銀行之外,其他開設有紙原油業(yè)務的投資機構,都已經在之前成功跑路逃出生天,把合約向更遠期移倉。其他開設紙原油業(yè)務的國內銀行包括工行銀行、建設銀行,也都早在月中時就完成了換月工作,當時他們的平倉價格基本在21-20美元/桶之間。全球最大的原油ETF基金USO也基本是在這個區(qū)間換月,隨著產業(yè)客戶、大機構紛紛離場,CME集團也在周末對市場進行了調整,承認了負油價的可能性。
最后,只有中國銀行還在,它就是大家議論中的那個“笨蛋投資者”。
中國銀行虧了多少?
中行的低級失誤,到底帶來了多少損失?中行并沒有公布這個數字,但是根據上文貼出的《關于我行原油寶業(yè)務近期結算和交易安排的公告》,中行對客戶要求按收盤價結算,可見他們有很多單子(甚至是大部分)一直拿到了收盤。
從CME可以查詢到的數據顯示,最后按照結算價成交的合約高達77076手合約是按照的TAS指令(rade at Settlement,原油期貨結算價交易)執(zhí)行的。
TAS指令允許交易者在規(guī)定交易時段內按照期貨合約當日結算價或當日結算價增減若干個最小變動價位申報買賣期貨合約。
雖然這7.7萬手中有多少是中國銀行的單子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算出來綜合,每一手合約1000桶??傆?7076000桶原油在結算價附近成交。假如開倉均價為20美元,則最后結算的總共損失高達44.66億美元,約合315億人民幣。由于其他機構早在之前就已經移倉跑路,當時場上只剩中行一家,這315億人民幣的損失中,中行可能占了絕大部分。
在最后的絕望境地,中行為什么不老老實實坐等交割卻要砸盤呢?理論上說,中行的確可以按照低價把這些交割后的原油存起來,等油價漲回去后再賣掉嘛。
可是事情沒有那么簡單,中行是金融機構不是石油公司,他們根本沒有儲存石油的能力,廠商交付給他們了,他們也不知道應該放到哪里去。放到美國?美國現在的石油儲備空間基本上已經滿了;運回中國?海運、倉儲、保管各種成本誰來買單?
所以還是算了吧,反正不還是由投資者來買單嘛。
問題有多嚴重?
對于中行以及其客戶來說,這次事件有多嚴重呢?
我們從中行提供的財報數據來參考一下。2019年全年,中行實現稅后利潤2018.91億元,315億損失相當于中行全年利潤的15.6%;中行在2019年度員工的總薪酬開支是907億元,這一次低級失誤帶來的損失相當于送掉了中國銀行所有員工(超過31萬人)四個月以上的所有稅前薪酬。
如果中行要對投資者遭受的損失進行無差別賠償,那么將損失15.6%的凈利潤,要知道,2019年中行凈利潤同比2018年的增長也只有4.06%,即使中行的利潤增值在2020年保持這個速度,賠償后的財報一定會非常難看,更不用說在疫情沖擊之下,中行原本就不可能獲得2019年那樣的利潤增長。
奇怪的是,今天(2020年4月22日),中國銀行股價非常平穩(wěn),并未出現大跌,可能是因為股票投資者認為中行不會賠償,他們押注這次投資的低級錯誤會讓原油寶投資者來幫中行擦屁股。
這件事難免讓人回想起2018年中石化員工做多原油導致公司巨虧的事。當時中石化旗下聯合石化總經理陳波在70美元以上買入看漲的期貨合約,數量在3000-7000萬桶,更懸疑的是,他們沒有對原油期貨頭寸進行套期保值操作,反而進行了買入原油看漲期權或賣出看跌期權等“同向操作”,缺少對沖致使整體頭寸下跌風險敞口進一步被拉大,這件事對中石化帶來的虧損可能超過10億美元,重挫了整個中石化2018年全年的利潤。
中石化交易巨虧事件
中行這次事件的性質和中石化當時還是有很大不同,因為中石化是自己人拿自己錢去錯誤投資;中行是拿客戶的錢犯下錯誤;兩者的相同之處在于都是極其低級而且不應該出現的錯誤。
據統(tǒng)計,中國目前有超過800萬金融從業(yè)者,中國銀行更是中國頭部金融機構之一,負責如此巨大金額的期貨交易員怎么會缺乏專業(yè)素養(yǎng)甚至是缺乏常識?他們是臨時工還是關系戶?
希望原油寶的投資者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捍衛(wèi)自己的合法權益,保衛(wèi)自己的財富,不要再一次為機構的錯誤買單。
更值得思考的是,掌控著資本和無數投資者命運的人,居然都是些什么都不懂的外行,這真讓人感覺不寒而栗。
本文經授權發(fā)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億歐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 螞蟻國際任命首席創(chuàng)新官,加速推進數字化戰(zhàn)略發(fā)展
- 馬云現身支付寶20周年紀念日:AI將改變一切,但不意味著決定一切
- 萬事達卡推出反欺詐AI模型 金融科技擁抱生成式AI
- OpenAI創(chuàng)始人的世界幣懸了?高調收集虹膜數據引來歐洲監(jiān)管調查
- 華為孟晚舟最新演講:長風萬里鵬正舉,勇立潮頭智為先
- 華為全球智慧金融峰會2023在上海開幕 攜手共建數智金融未來
- 移動支付發(fā)展超預期:2022年交易額1.3萬億美元 注冊賬戶16億
- 定位“敏捷的財務收支管理平臺”,合思品牌升級發(fā)布會上釋放了哪些信號?
- 分貝通商旅+費控+支付一體化戰(zhàn)略發(fā)布,一個平臺管理企業(yè)所有費用支出
- IMF經濟學家:加密資產背后的技術可以改善支付,增進公益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