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換手機生活費不夠用,分期付款讓你想換就換!”類似的“校園白條”、“分期樂”、“趣分期”的海報貼滿了大學校園宿舍樓下的告示牌。
如果說2014年是校園金融勢頭漸露的一年,2015年就是校園金融風頭正盛的一年。2015年,校園分期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引得投資機構紛紛進駐;以京東校園白條、天貓花唄為代表的電商巨頭旗下消費借貸產品將觸角伸至校園。
不可否認,校園金融的目標群體數量龐大而集中,接受新事物能力強,但學生用戶對于這類信用消費、超前消費服務有多少風險預知能力仍是個問號。
催生千億市場
隨著城市學生的家庭經濟條件越來越好,曾經以助學貸款為主的校園金融服務,正在快速向消費金融服務轉變。
事實上,看似單純的校園,近年來其實早已不再獨立于金融圈之外。在消費金融端,不少助力大學生消費的金融貸款公司、分期支付公司已將校園“掘地三尺”。在他們眼中,這是一個數以萬億計的消費市場。2015年,中國僅高校畢業(yè)生就達到749萬人,在校人數更是接近3000萬人,這個人群的消費支出五花八門、層出不窮。走在校園中,蘋果手機和蘋果電腦早已是許多時髦大學生的標配,僅這兩項的支出就是萬元左右。
大三女學生張敏是十足的“果粉”, iPhone玫瑰金手機一上市,張敏就早早預定成為首批使用者之一,拿著新鮮出爐的手機在宿舍樓走了一圈之后,“張敏是土豪”的說法就傳遍了同學們的社交圈。事實上,這臺5000多元的手機就是張敏用網絡分期貸款購買的,每月連本帶利近500元。
蘋果6S手機,5188元,分12期,服務費384元;Apple Watch,2588,分12期,服務費252,臺燈,119元,分3期,服務費3元……這是張敏分期付款賬單的一部分。
張敏初次接觸分期付款,是在去年11月幫朋友在淘寶網上買了一個Kindle電子書閱讀器,899元分3期付款無手續(xù)費。朋友用了之后評價不錯,于是她又分期購買了一個,她笑言“從此踏上了分期付款的不歸路”。
“這種(支付)方式確實很好。”張敏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說,“我非常喜歡蘋果產品,但是每個月的生活費就一千出頭,又不好意思直接開口問父母要這么多錢,正好同學告訴我說分期購物平臺,而且不需要信用卡,只要提交自己的身份證、學生證和普通銀行卡號,最后再簽一份還款協議就可以。我平時省點生活費,再找點兼職就能把錢還上,挺方便的。”
《大學生分期消費行為數據報告》是分期樂基于兩年的用戶數據,對其覆蓋的4000所高校分期消費數據進行的系統(tǒng)調查分析,這一報告客觀解讀了大學生分期消費現狀。
數據顯示,數碼電子產品是大學生分期購物的最愛,蘋果品牌最受歡迎,在手機、電腦、平板品牌的單品TOP10中都以絕對優(yōu)勢位列第一。而手機品類十強席位,國產品牌占滿八強。
此外,女生要化妝,男生要學車,加上大家都熱衷的培訓、旅游、考證等,均是大額開銷,整個市場可待挖掘的潛力達到了萬億級,也正因消費市場的潛力巨大,互聯網金融企業(yè)扎根校園的第一塊根據地就是消費金融市場。目前,針對大學生的消費金融已經十分繁榮,更有甚者,一些金融機構宣稱墮胎、整容均可分期付款,引起業(yè)內一片嘩然。
全國在校大學生約3000萬人,據最新網絡公布的數據顯示,95后大學生月均生活費1500元,其中面子消費占大頭,這主要源自于自尊心的心態(tài)使然。很多時候,這類面子消費不完全是為了實際需要,更多是出于炫耀和滿足“自尊心”的目的,因此被在“面子”心理、攀比心理、從眾心理等的驅使下,大學生的面子消費水漲船高也就不難理解。
專為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的信通袋負責人也向記者透露,正常還款的學生大概占72%,逾期70天以內的大約占5.5%,真正違約120天以上的只有不到0.15%。“學生無固定收入,但有消費沖動,父母給生活費的日期基本上決定了還款時間以及是否能按時還款。”
分析人士指出,高校消費金融和借貸市場火熱的背后,卻是校園理財市場的畸形薄弱。本來,有花有賺、有出有入才是金融市場的正常循環(huán)。然而,直到今年年初,大學生的理財通道依舊少得可憐。
投資機構爭食
年輕的大學生熱愛新鮮事物,也有著強烈的消費欲望,但是有限的生活開支限制了他們的購買力,絕大多數學生仍依靠父母每月定期的生活費來維持日常花銷。當下新興的大學生分期購物平臺為大學生們釋放購買力打開了一扇窗。
其實當初買新手機時,張敏剛剛拿到獎學金,手中的錢足夠購這個蘋果,但為何還要分期?因為,有宿舍小伙伴提議要去韓國濟州島秋游,來回機票加上酒店也要3000多,但張敏不好意思推辭就想到了分期付款買手機的方法。這其實就是當下大學生的真實消費心態(tài),把有限的資金發(fā)揮到最大用處,實現自己衣食住行玩的最佳效益。
事實上,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fā)展,校園金融也成為各方追逐的對象,各路資本紛紛跑馬圈地??v觀目前市場,涉足大學生分期付款市場的平臺主要有三類:一類是捷信等消費金融公司,一類是阿里、京東等電商平臺,一類是趣分期、優(yōu)分期等網絡分期平臺。前兩類機構的業(yè)務重心不在大學生上,但隨著學生消費貸款市場規(guī)模的擴大,這兩年也開始加入混戰(zhàn)。
電商平臺中,京東校園白條和螞蟻花唄比較有特色,均可提供30日免息,費率方面也比分期網站有一定優(yōu)勢。此外,京東校園白條在校園布局服務站,負責審核流程和送貨。而螞蟻花唄基于支付寶用戶的個人資質及交易記錄、賬戶余額確定,大學生能夠獲得的額度一般為幾千元。
沒有復雜繁瑣的信用認證,不必開具財務收入證明,只需提供身份證、學生證和銀行賬號即可辦理。在各大銀行都已叫停大學生信用卡之后,這樣的低門檻更加吸引大學生群體。
“消費金融公司作為經銀監(jiān)會批準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優(yōu)勢是能方便快捷地為客戶提供消費信貸且無需擔保;電商平臺開展消費金融業(yè)務,有強大的購買和支付系統(tǒng)支持,開展活動也有便捷的端口。”互聯網行業(yè)分析師唐銘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網絡分期平臺開展消費金融的一大優(yōu)勢在于其有充足的資金來源,本身已積累較好的品牌度、人氣、風控體系與交易額,積淀了一批忠實的實力投資者,而劣勢在于國內征信體系不完善。
填補大學生信貸空白
消費分期平臺的上線,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大學生信貸的空白,滿足了部分學生的消費信貸需求,也極大了釋放了校園消費群體的消費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分期消費平臺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大學生消費,但也存在著風險,高額的費率是選擇分期購物的大學生不得不考慮的一項重要指標。記者在分期樂的官方網站看到,從美妝到奢侈品,從手機到電腦,各式商品應有盡有。
記者以時下大熱的16G iPhone6S手機為例算了一筆賬,該款手機在蘋果公司官網標價5288元,而分期樂網站為了吸引學生,相應地調低了價格,標價為4688元,并且設置了零首付選項。如果按零首付并分12期計算,每期還款金額為本金391元+手續(xù)費36元,最后還款總額為5124元;如果按24期計算,每期還款為本金196元+手續(xù)費36元,最后還款總額為5568元。這也就意味著12期還款的每期利率為9.21%,24期還款的每期利率為18.3%。這無疑是一個相當高的比例了。
如此高的分期利率,對于有意向嘗試分期購物的大學生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不過,對于違約無力償還分期的學生,分期樂也有相應的解決方法。“對于有未還金額卻不能繼續(xù)償還的學生,我們按日收取未還金額百分之一的滯納金,同時我們也會通知其父母,讓其代為償還。此外,不能繼續(xù)還款的同學下一步還將納入征信系統(tǒng),對其以后個人信用也會有影響,因此,為了自己今后的工作生活便利,希望各位同學都能夠按時足額進行還款。”分期樂客服人員表示。
在優(yōu)分期創(chuàng)始人、CEO房平看來,大學生分期市場經過第一階段的“野蠻成長”期,目前正處于“有效競爭”階段,主要拼成本和效率,年底將進入“消費場景競爭”的第三階段,關鍵是如何把“消費場景”融入金融市場里面去。
唐銘認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對更高質量生活的追求,部分學生愿意去嘗試這樣的新事物,而通過合理規(guī)劃也會逐漸有能力負擔起購物的分期,這也是發(fā)展的必然。而如果這個巨大消費群體的購買力可以充分釋放,對于拉動消費也是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
不過,唐銘同時向記者表示了擔憂,“低首付”、“零利息”并不意味著零成本,平臺在運營過程中產生的成本和預期利潤等都會最后落到分期的大學生消費者身上。平臺客戶借貸信息不透明,導致缺乏自控能力的大學生在不同平臺多次貸款分期的風險加大,可能重蹈當年大學生信用卡市場的覆轍。“監(jiān)管刻不容緩,提供類似金融產品的平臺多了,相互之間的競爭壓力加大,為了爭取客戶,更需要完善平臺管理。”
- 馬云現身支付寶20周年紀念日:AI將改變一切,但不意味著決定一切
- 萬事達卡推出反欺詐AI模型 金融科技擁抱生成式AI
- OpenAI創(chuàng)始人的世界幣懸了?高調收集虹膜數據引來歐洲監(jiān)管調查
- 華為孟晚舟最新演講:長風萬里鵬正舉,勇立潮頭智為先
- 華為全球智慧金融峰會2023在上海開幕 攜手共建數智金融未來
- 移動支付發(fā)展超預期:2022年交易額1.3萬億美元 注冊賬戶16億
- 定位“敏捷的財務收支管理平臺”,合思品牌升級發(fā)布會上釋放了哪些信號?
- 分貝通商旅+費控+支付一體化戰(zhàn)略發(fā)布,一個平臺管理企業(yè)所有費用支出
- IMF經濟學家:加密資產背后的技術可以改善支付,增進公益
- 2022年加密貨幣“殺豬盤”涉案金額超20億美元 英國銀行業(yè)祭出限額措施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