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移動支付網 慕楚
3月2日訊,不久前,據國家工商總局企業(yè)注冊局官網公布,1月17日,“網聯清算有限公司”名稱已獲(預)核準。有人士表示,這意味著“網聯”的股權結構,股東投資比例等均已明確。此前,有消息人士稱,該平臺計劃于今年3月31日上線,支付機構將按照有關技術標準門檻分批接入。
網聯是什么?
由央行牽頭策劃成立一個線上支付統(tǒng)一清算平臺,也就是業(yè)內俗稱的“網聯”,設計這個平臺,是為了改變現有第三方網絡支付服務直連銀行網絡帶來的各種問題:多方關系混亂、監(jiān)管上有漏洞、安全無法保障等。
現有的第三方支付模式示意圖:
網聯成立后的第三方支付模式示意圖:
從上面的示意圖可以看出,網聯成立后,第三方支付將由兩層架構變成三層架構,網聯將承擔第三方支付機構的集中清算職能。央行牽頭成立網聯的主要意義在于監(jiān)管機構需要看清楚第三方支付的資金流向。
在現有的第三方支付模式中,支付機構除了在備付金存管銀行開立賬戶之外,還可以在多家備付金合作銀行開立賬戶,在同一家支付機構內部的資金流轉,其信息隱藏在支付機構內部,支付機構內部軋差之后調整在不同銀行賬戶的金額,監(jiān)管機構只能看到銀行賬戶金額的變動,看不到資金流轉的詳細信息,存在違法違規(guī)的隱患。
網聯成立后,支付機構與銀行多頭連接開展的業(yè)務將遷移到網聯平臺處理,支付機構內部的跨行資金流動必須經由網聯平臺清算,將改變支付機構通過客戶備付金分散存放變相開展跨行清算業(yè)務的情況,網聯可以掌握支付機構的資金流向的詳細信息。
網聯的設計方案盡量避免觸動現有利益格局,減少推進阻力。據媒體報道,網聯只是一個清算平臺,并不具備支付職能,簡單說就是未來并不會出現一個“網聯APP”或者“網聯卡”來供消費者使用,這就避免了直接跟第三方支付機構分食蛋糕,以免落下“裁判下場踢球”的非議;據媒體報道,網聯的股東排除了銀行和銀聯,這就避免了銀行和銀聯借網聯平臺搶占第三方支付的蛋糕,以免落下“不公平競爭”的非議。因此網聯平臺的設立,是央行告訴第三方支付機構:“你們的業(yè)務格局我不改變,但是你們的資金流動,我要看的清清楚楚。”
網聯的設立是一個“亡羊補牢”的對策。網聯平臺的方案具備中國特色,國外并無先例,這主要是由中國支付體系的發(fā)展特點所決定的。由于銀聯成立之初主要發(fā)力于線下支付市場,錯失了線上支付市場的先機,線上支付市場最終由第三方支付占領。艾瑞咨詢數據顯示,在中國的線上支付市場中,支付寶和財付通的市場份額分別為前兩名,分別占比50%、20%,銀聯商務為第三名,占比約為11%。線上支付市場成為了規(guī)模龐大、交易頻繁、同時又未能實現監(jiān)管覆蓋的灰色領域,考慮到銀聯目前是在同一市場競爭的商業(yè)機構,無法借助行政權力直接接管線上支付市場,因此網聯的設立是一個不改變現有利益格局的“亡羊補牢”的對策。
網聯要解決三大問題和處理好五大關系
一、解決好三大問題
一是如何解決好網聯作為清算網絡為相關各方輸出增量價值的問題。從經濟學的角度講,網聯的出現必須對支付行業(yè)提供效率改進,也就是說無論對支付機構、商業(yè)銀行及個人客戶,網聯要么能提升效率、收益,要么降低成本,否則,即便有央行的上方寶劍,也只能解決一時,無法解決自身持續(xù)發(fā)展的問題。網聯和銀聯雖然都是行政力量推動的產物,但和銀聯誕生的時代不同,那時候聯網通用是業(yè)界必須要解決的現實問題,央行不過是順勢而為,銀聯出現后,我國銀行卡產業(yè)才進入10年+的高速發(fā)展時期,而現階段,支付機構直聯商業(yè)銀行直接向用戶提供支付的模式已經非常成熟,網聯此時強行插入,對支付機構、商業(yè)銀行價值在哪里?如果不能創(chuàng)造新的價值,即便有央行,看看大兒子中國銀聯已經在放下身段和各方深度整合,網聯作為庶出,別指望央媽給你開小灶,當下,央媽既沒有意愿也沒有能力像當初扶持銀聯一樣扶持網聯。
二是如何解決好自身定位問題,為了誰,代表誰?也就是商業(yè)模式問題。作為典型的雙邊市場平臺,一邊是支付機構,一邊是商業(yè)銀行。大哥銀聯旗幟鮮明的代表傳統(tǒng)商業(yè)銀行的利益,實質上是和四大行共謀,四大行吃肉、銀聯喝湯、第三方機構嚼骨頭,這么多年,大家雖有爭吵,但基本相安無事,證明該模式是有效的。網聯、銀行、機構將來構建什么樣的商業(yè)模式,怎么分贓,如何打破現有的直聯模式下的兩方利益結構?如果復制卡組織四方模式,必然導致手續(xù)費的上漲,機構會答應嗎?如果作為支付機構的代表,重啟和商業(yè)銀行的談判,怎么保證在銀行的配合下,為機構爭取到更多的利益和話語權,網聯比當年的支付寶更有資源和手段嗎,老司機看未必。需要未來網聯的管理層好好思考。
三是如何建設系統(tǒng)平臺,如何承接現有機構的支付業(yè)務。按照網聯最新規(guī)劃,系統(tǒng)預計在明年3月上線,首期先接入支付寶1%的交易量,2017年底接入70%支付寶、微信支付的交易量,大家可以看下支付協(xié)會頒布的2015年支付發(fā)展報告,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交易量有多大?不得不說這個目標還是非常宏偉的。說實話20億的資本金,建這么高要求的系統(tǒng),真不多。
二、處理好五大大關系
一是處理好同央行的關系。這個不言而喻,沒有央行就沒有網聯,沒什么好說的,關鍵在于,網聯如何承擔央行賦予其的歷史使命,央行的目的很簡單,通過網聯實現對第三方機構的收編,從而終止目前第三方機構野蠻生長的局面,實現長治久安。網聯需要面對的就是如何在實現央行的行政化目標與支付機構市場化發(fā)展之間的平衡。過度執(zhí)行央行監(jiān)管目標,就會失去支付機構的擁護,反之,一味迎合機構的市場化訴求,又會失去央行的支持。如何實現正循環(huán),是網聯面臨的首要問題。
二是處理好同支付寶、微信支付的關系。新方案的推出,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是最大的輸家,如意算盤落空。在其他吃瓜機構彈冠相慶的時候,網聯實際上失去了這兩大占有支付市場絕大部分份額機構的支持,沒有他們的交易量的導入,網聯基本就等于“死聯”,所以網聯規(guī)劃中前期主要導入這兩家的流量是明智而現實的。但是,我判斷,他們在網聯受挫,轉而會拼全力去申請清算牌照,按他們的風格,絕不會接受受制于人的局面。否則,既然現在能接受網聯,何不當初直接接入銀聯呢?
三是處理好和銀聯的關系。網聯的出現,銀聯絕逼是不爽的,說不定網聯還得從銀聯挖人,清算人才還是比較少的。銀聯不爽,后果很嚴重,碾壓網聯還是綽綽有余的。智慧的央媽早就意識到這一點,銀聯這么多年都是乖寶寶,不能虧待了寶寶,所以制定了劃江而治的原則,嚴格限定了網聯的業(yè)務范圍,僅限于處理支付機構線上交易,但是,銀聯有現成的線上跨行清算系統(tǒng),已連接包括城商行在內的絕大多數銀行和支付寶之外的所有第三方機構,交易量也是萬億級別的,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都是體制內機構,少林派收拾不了不講規(guī)矩的日月神教,收拾下系統(tǒng)內青城、點蒼派啥的那是分分鐘的事。即便銀聯發(fā)揮革命風格,對機構而言,如前所述,既然現在選擇你網聯,何不當初選銀聯。就好比當年,風陵渡口,楊過初識郭襄,無論郭二小姐如何仰慕示愛,他還是選擇被尹志平開發(fā)過已然風情萬種的姑姑,寧愿作個接盤俠,也不會選擇郭家二小姐,最多給你搞個大的生日趴,僅此而已。
四是處理好同商業(yè)銀行的關系。以老司機多年和商業(yè)銀行打交道經驗來看,商業(yè)銀行既保守又激進,既趨利又講政治,非常難搞。你和他談創(chuàng)新,他和你談合規(guī),你和他談合規(guī),他給你講支付寶如何如何,你和他談利益,他跟你講政治。這個不展開說了,核心在分潤模式和定價形成機制,以及如何打破現有的直聯模式下,商業(yè)銀行與支付機構間千絲萬縷的利益關系,重構利益格局和商業(yè)關系。
五是處理好同支付機構的關系。支付機構都是商業(yè)機構,核心就是一個“利”字,不是貶義詞,因為他們要活下去,任何漠視機構利益的合作,都是耍流氓。關鍵有兩點,剔除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交易量,剩下的機構的交易量其實沒多少了,網聯在服務好兩位大佬的同時,分配多少資源給其他機構,通過籠絡其他機構實現對那倆家的制衡,將會非??简灳W聯的智慧。二是要求支付機構斷開同銀行的直聯交易通道,能否實現支付機構的效率的改進和成本的降低,起碼不侵蝕現有的利潤。來自(劉氓:網聯要解決三大問題和處理好五大關系)
網聯對各方的影響
網聯的成立,直接影響著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發(fā)展。第三方支付機構可以直接入股,增加了進軍金融的砝碼。并且對于中小型第三方支付機構來說,減少了對接不同銀行的費用支出,網聯的統(tǒng)一平臺,也提升了第三方支付機構的風險防范能力。但另一方面,網聯統(tǒng)一托管備付金,也減少了第三方支付的隱性收入,這就激勵著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產品和服務方面的創(chuàng)新。而類似支付寶和財付通等體量較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網關優(yōu)勢因為網聯的存在而消失。
對于銀行,如果網聯能確保中立、資源共享,銀行就有機會拿回因現有第三方支付模式造成的用戶遺失數據。當然,這僅僅是有機會,需要看網聯成立的更多細節(jié)。網聯成立,也減少了銀行對眾多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直連麻煩,特別是一些中小型銀行。網聯可以讓參與支付的各方,權責逐漸變得更加明確、清晰和獨立。
而對于銀聯來說,網聯的出現可以說是直接宣告了銀聯線上清算的失敗,也直接沖擊銀聯在線支付業(yè)務,與銀聯形成了直接的競爭關系。
央行推動網聯成立的意圖也是非常明顯:利于監(jiān)管。近幾年,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崛起,給支付和金融市場造成了不小的混亂。而網聯的成立,通過可信服務和風險偵測,防范和處理詐騙、洗錢、釣魚以及違規(guī)等風險。
網聯備受關注的問題以及某些可能
一、網聯能否保持中立,資源共享。第三方支付機構,是網聯定義的股東方,但是第三方支付的巨頭現象非常嚴重。支付寶和財付通目前占據了第三方支付市場主要份額,如果巨頭掌控了絕大多數網聯股份,中立性就可能喪失。網聯也是中國特色,在國際上,線上清算也是通過卡組織完成,卡組織能夠確保自身的中立性,不會覬覦商戶和銀行的數據。另外,網聯如果加入市場競爭,那么是否又會出現銀聯組建銀聯商務,擔當即是裁判又是運動員的角色呢?這會造成中立性的缺失,如果中立性難以確保,網聯也不會存在。
二、網聯如何操作備付金統(tǒng)一存管。備付金如果存管在某個銀行,對其系統(tǒng)運營能力是個考驗。想象一下,如果春節(jié)期間,多家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紅包營銷,是否會導致系統(tǒng)癱瘓。
三、網聯里有誰?央行對網聯的建立,是否采取的是行政措施,第三方支付機構是否可以拒絕加入此平臺。在政策上,今年4月國務院出臺的《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第三方支付成為其中的整治對象,特別提到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連接多家銀行系統(tǒng),變相開展跨行清算業(yè)務,這也被業(yè)內認為,國家從政策層面為推出“網聯”做準備。后續(xù)央行是否會推出更多強制性的措施,為網聯的順利搭建鋪路,也是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
四、網聯具體管哪些?雖然網聯定義成一個線上支付統(tǒng)一清算平臺,但是目前移動支付快速發(fā)展,現在是一個線上線下開始變的無界或者難以劃分的時代?;趯嶓w卡的支付形式如果算是線下支付,那么卡賬戶延伸的線上支付,通過綁定移動支付APP實現線下支付是否又該連接網聯呢?未來網聯的應用范圍會是一個問題。
央行成立網聯加強監(jiān)管的意圖很明顯,但是卻扔給了市場一些巨大的難題。舉步維艱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在網聯的推出下,需要更多把精力投入到創(chuàng)新產品和服務的思考中。另外,腦洞大開的設想,未來網聯是否可能跟銀聯合并,從而推動國內唯一卡組織的健康發(fā)展?
- 螞蟻國際任命首席創(chuàng)新官,加速推進數字化戰(zhàn)略發(fā)展
- 馬云現身支付寶20周年紀念日:AI將改變一切,但不意味著決定一切
- 萬事達卡推出反欺詐AI模型 金融科技擁抱生成式AI
- OpenAI創(chuàng)始人的世界幣懸了?高調收集虹膜數據引來歐洲監(jiān)管調查
- 華為孟晚舟最新演講:長風萬里鵬正舉,勇立潮頭智為先
- 華為全球智慧金融峰會2023在上海開幕 攜手共建數智金融未來
- 移動支付發(fā)展超預期:2022年交易額1.3萬億美元 注冊賬戶16億
- 定位“敏捷的財務收支管理平臺”,合思品牌升級發(fā)布會上釋放了哪些信號?
- 分貝通商旅+費控+支付一體化戰(zhàn)略發(fā)布,一個平臺管理企業(yè)所有費用支出
- IMF經濟學家:加密資產背后的技術可以改善支付,增進公益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