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證券時報 岳薇
12月2日訊,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去年今時,寶能方面完成對萬科的第三次舉牌,并發(fā)起第四次“總攻”。今年此時,恒大步步為營,逼近第三次舉牌。華潤噤聲如昨,寶能按兵不動,萬科儼然已成恒大一方的秀場。
去年7月10日,寶能旗下的前海人壽首次舉牌萬科,萬科總裁郁亮口中的“野蠻人”站在了門口。誰曾想,一年后,“野蠻人”未曾被驅散,一個變成了倆。
寶能方面五次舉牌耗資440億,恒大現耗資已達362.73億。據深交所披露最新大宗交易數據,11月29日下午,恒大通過3筆巨額成交再次吃進萬科A 4.4億股,約占萬科總股本的3.99%,成交價格為27.5元,較當日收盤溢價逾5%,累計成交金額高達121億元。簡單來說,恒大增持萬科的成本與寶能增持之時已不可同日而語。認可萬科的投資價值,只想安安靜靜做個財務投資者的說法恐怕再難以令人信服。
寶能的姚振華,恒大的許家印,都是做實業(yè)起家的圈中大佬,在商言商,怎可能不計成本做買賣?
去年7月,前海人壽首次舉牌萬科前的半年時間中,不斷買入再賣出,媒體解讀為“預演”。就是在這樣的潛伏、預演、集結之后,舉牌勢如破竹。而姚振華本人后來也曾公開表示,“我們內部也進行了嚴格的壓力測試,測試結果顯示即便在最不利的情形下我們的現金流水平、盈利能力依然保持良好水平。”
如今,萬科流通盤已高度鎖定,公司股價上演末日狂飆,恒大兩日前的大手筆增持只能通過大宗交易這一“夾縫”通道完成。比照寶能來看,恒大舍得在如此高位接盤,不可能沒有精心的計算。
回看11月29日的3筆大宗交易,其中一筆由中信證券北京總部營業(yè)部賣出1.72億股,根據席位判斷賣出方很可能是證金公司。剩余2.6億股分兩筆賣出,分別是2.43億股和2518.15萬股,均來自中信證券北京復外大街營業(yè)部。對照持股量和席位劃定,賣方被圈定在萬科的兩個事業(yè)合伙人計劃德嬴1號和金鵬1號。
眾所周知,萬科本屆董事會至明年3月結束,改選在即。恒大自今年8月開始買入萬科,而萬科公司章程規(guī)定,萬科非獨立董事候選人名單由上屆董事會或連續(xù)180個交易日單獨或合計持有公司發(fā)行在外有表決權股份總數3%以上的股東提出。根據累計投票制算法,萬科下一屆董事會擬選11名董事中,為保證一名候選人當選,恒大所需最低持股比重應該在8.34%以上;保證兩名候選人當選,所需最低持股比重則應該在16.67%以上。恒大目前14.07%的持股比例離16.67%的目標只有一步之遙。
自去年萬科大門被叩開之后,萬科管理層與新晉大股東寶能纏斗已有一年,雙方斗法已有數個回合。今年6月,萬科管理層牽頭引入“白衣騎士”深鐵集團,雙方的重組事項至今還未達成共識,而下一屆董事會已換屆在即,手握不等分量股權的各方勢力屆時定會鏖戰(zhàn)一番,這使重組未來的走向再染迷霧。
萬科董事會即將洗牌,王石的萬科時代終將漸漸褪去?;氐缴厦娴膯栴},關于誰在減持這個疑問,好似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如果高位離場的是萬科的事業(yè)合伙人持股計劃,則透露的信號將是極其微妙的。
萬科是地產界的標識符,恒大與之較勁人之常情。今年10月,恒大發(fā)布前三季超2800億的銷售額,一舉趕超萬科奪得地產界首席。11月,萬科公布今年前10個月約3119億的銷售總額,宣示其強勢歸來。
稍早前已有媒體援引恒大內部人士言論稱,恒大意在進入萬科董事會,介入萬科業(yè)務。如果不能成為龍頭,就兼并它。無論怎樣,不久的將來,萬科都不得不翻開新的篇章。
- 螞蟻國際任命首席創(chuàng)新官,加速推進數字化戰(zhàn)略發(fā)展
- 馬云現身支付寶20周年紀念日:AI將改變一切,但不意味著決定一切
- 萬事達卡推出反欺詐AI模型 金融科技擁抱生成式AI
- OpenAI創(chuàng)始人的世界幣懸了?高調收集虹膜數據引來歐洲監(jiān)管調查
- 華為孟晚舟最新演講:長風萬里鵬正舉,勇立潮頭智為先
- 華為全球智慧金融峰會2023在上海開幕 攜手共建數智金融未來
- 移動支付發(fā)展超預期:2022年交易額1.3萬億美元 注冊賬戶16億
- 定位“敏捷的財務收支管理平臺”,合思品牌升級發(fā)布會上釋放了哪些信號?
- 分貝通商旅+費控+支付一體化戰(zhàn)略發(fā)布,一個平臺管理企業(yè)所有費用支出
- IMF經濟學家:加密資產背后的技術可以改善支付,增進公益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