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饑渴、融資難 遭雙面夾擊小貸行業(yè)前景堪憂

文|21世紀經濟報道 包慧

3月29日訊,由于非金融企業(yè)身份定位,“只貸不存”的小貸公司資金來源問題一直是制約其發(fā)展的瓶頸。

囿于政策所限,小貸公司幾乎沒有杠桿或者說杠桿非常低。以浙江為例,浙江小貸公司的融資杠桿率不過1倍。

在杠桿率受到嚴格限制的背后,包括銀行信貸、發(fā)債和上市等小貸公司多種融資渠道也在被堵塞。在這兩方面的夾擊之下,小貸行業(yè)發(fā)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zhàn)。

小貸公司成銀行“剛性禁入行業(yè)”

據多位小貸行業(yè)人士透露,銀行本來就對小貸公司貸款利率定價偏高,通常在基準貸款利率上浮30%甚至更高。從2016年開始,很多銀行又把小貸公司列為禁入的行業(yè),導致優(yōu)質的小貸公司也無法從銀行獲取資金,而銀行的信貸原本是小貸公司相對主要、低廉的融資渠道。

一位國有大行的支行行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年初有家比較優(yōu)質的小貸公司申請一筆貸款,提供了其控股大股東的現金存單抵押,存單的額度遠超過其融資的額度,該筆貸款申請在當地省分行過了,但到總行依然被打了回來。原因是2016年開始,該行總行將小貸行業(yè)剛性列入禁入的行業(yè)。“我們也很無奈,明明是筆穩(wěn)賺不賠的生意。”

部分嗅覺敏感的銀行,早在2014年就開始了收緊對小貸公司的貸款準入條件,雖然沒有明確說斷貸,但貸款條件明顯比以前更為嚴苛。

杭州市小貸協(xié)會會長、理想小貸總經理唐新民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承,雖然公司發(fā)展一直不錯,但資金瓶頸仍然是一直以來的最大困惑。“公司在資產端開發(fā)了很多有競爭力的創(chuàng)新產品,現在最大的問題還是在負債端。”

2016年,某國有大行收回了對理想小貸兩億多的貸款,盡管浙江分行并不認為理想小貸有潛在風險,但總行的一刀切政策沒有商量的余地。“沒辦法,我們只好全部還掉了,現在理想小貸還有6.7億的資本全部都是自有資金,但是這個錢完全跟不上公司發(fā)展的需求。”唐新民表示。

一方面是資產荒,一方面又不認可優(yōu)質小貸公司的資產,使得小貸公司定向債和ABS的發(fā)行也變得很艱難。“鑒于我們多年穩(wěn)健經營,省金融辦希望我們能作為線下小貸公司的代表在滬深交易所市場發(fā)債,但目前的大環(huán)境下,這些渠道都變得比以前要困難。”唐新民表示。

曲線上市渠道堵了

因為A股融資渠道不暢,目前尚無一家小貸公司在A股掛牌。少數的小貸公司轉向港股,更多的小貸公司囿于資格所限只能無奈轉向新三板掛牌,但現在即使新三板的渠道也被堵住了。

類金融企業(yè)(對“一行三會”監(jiān)管外的金融類企業(yè)的統(tǒng)稱)掛牌新三板在去年年初被叫停后,股轉公司又嚴格限制了此類企業(yè)的融資,導致已掛牌小貸公司借此融資的難度加大;此外,由于經濟環(huán)境持續(xù)低迷,小貸公司業(yè)績也不樂觀,業(yè)內人士預計小貸公司“撤退”新三板的現象也將增多。

截至目前已有三家掛牌小貸公司陸續(xù)選擇終止股票掛牌,包括佳和小貸、三花小貸和通源小貸。

如何破除小貸公司的發(fā)展困境,唐新民從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認為首先應該明確,給予小貸公司正身。至于什么身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肯定不是繼續(xù)試點。要給一個明確的定位,不一定是金融機構,可以是持有有限金融牌照的放貸金融機構。既然是金融機構,就要允許負債經營,能夠有一定的杠桿率,這也是一個基本條件,所以小貸公司不能吸儲但可以發(fā)債。

其次,應該建立配套機制,比如相應的擔?;痼w系。對于優(yōu)秀的小貸公司還要允許跨地域規(guī)模化經營,可以申請全國牌照。

最后,就小貸公司自身來說,面臨著商業(yè)模式的改善和轉型。小貸公司應該明確自己到底是為誰服務,是跟誰在競爭。是跟銀行競爭還是要做一些細分市場的客戶,是否能為普惠金融創(chuàng)造出新的價值。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7-03-29
資金饑渴、融資難 遭雙面夾擊小貸行業(yè)前景堪憂
在杠桿率受到嚴格限制的背后,包括銀行信貸、發(fā)債和上市等小貸公司多種融資渠道也在被堵塞。在這兩方面的夾擊之下,小貸行業(yè)發(fā)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zhàn)。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