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微信等社交應用取代短信成為人們生活中主要的通訊方式,層出不窮的網絡語音通話應用也正讓語音通訊市場發(fā)生劇烈變化。2016年元旦過后,微信在美國、香港和印度市場推出了允許用戶撥打手機和固話的服務,并承諾不久后將在更多國家和地區(qū)上線。
與WeChat Out同時,國內另一家網絡語音通話服務商觸寶電話也發(fā)布了“免費國際長途”業(yè)務,用戶只需通過觸寶電話APP即可撥打國際長途電話,對方不需要安裝。跟微信WeChatOut需要充值不同,觸寶對用戶采取完全免費的模式,補貼產生的費用全部以廣告、O2O服務等形式由商家來買單。二者的舉動再度引發(fā)業(yè)界對通訊行業(yè)的關注。
通訊行業(yè)再現變革拐點,運營商業(yè)務模式面臨轉型
2014年底,微信曾對旗下產品“微信電話本”進行過一次升級,加入了“免費通話”功能,這一功能實際上并不新鮮,早在此之前觸寶電話、易信、有信等移動通訊應用已經具備網絡語音通話功能。鑒于微信龐大的用戶規(guī)模,這一舉動引發(fā)了業(yè)界對其將嚴重沖擊運營商業(yè)務的擔憂。
不過,早已處于語音通話業(yè)務向數據流量服務轉型期的運營商對此似乎并無過多動作。事實上微信電話本在短暫的爭議聲中又迅速轉入沉寂,其中原因既有通話質量原因,也有用戶使用習慣的因素。當然最大的原因恐怕是這類通訊應用并非絕對意義上的“免費”,除非在Wi-Fi環(huán)境下,否則通話過程中仍然要產生一定的流量費用。
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商業(yè)模式的革新使得網絡語音通話市場的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運營商直接向用戶提供通訊服務(實時語音+異步消息+流量)的模式被逐步改變,網絡通訊服務提供商包攬了“實時語音+異步消息”的部分,而運營商則被管道化,淪為流量分發(fā)商。
事實上類似微信WeChat Out、觸寶電話的網絡語音通訊工具有很多,例如微軟的Skype,用戶規(guī)模已高達7億。主打亞洲市場的“Line”,用戶數量也已超過4億。但這些應用均采用充值的方式,導致網絡語音通訊服務市場長期處于不溫不火狀態(tài),這一潭死水的局面現在正被觸寶電話的免費模式再次攪起波瀾。
從付費到免費,網絡語音通訊服務商的模式轉變必然會在客觀上加快通訊行業(yè)的變革速度,同時也迫使運營商進一步調整業(yè)務模式,將數據流量服務作為未來的重點。目前三大運營商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紛紛加快業(yè)務轉型速度。
付費模式的網絡通話應用正被免費模式顛覆
如果說網絡通訊應用的不斷涌現加快了運營商的轉型速度,那么在網絡通訊市場內部同樣也發(fā)生著新舊兩種思維模式的交鋒。以觸寶電話為代表的免費模式正逐漸顛覆以Skype為代表的充值付費模式。
目前來看,網絡語音通話市場呈現出品牌化和集中化兩大特征,以Skype為代表,其高達7億的用戶規(guī)模在網絡電話產品中處于絕對領先地位。早在2010年,Skype通話時長就已占全球國際通話總時長的25%。由于已經形成了較強的品牌效應,現在仍然有新的用戶不斷涌入。市場的過于集中化,也讓行業(yè)長期出于缺乏創(chuàng)新的停滯狀態(tài)。
“當我下載完Skype,我意識到傳統(tǒng)通信時代結束了,”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主席Michael Powell曾說。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保持著濃重的PC時代痕跡的Skype不斷遭受詬病。隨著免費模式的出現,以Skype為代表的充值模式網絡電話時代或許即將結束。
Skype曾經肩負著顛覆傳統(tǒng)通訊模式的使命,但現在正在被免費模式所顛覆。它的落后一面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Skype是從PC時代過度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產品,它的身上仍未擺脫PC時代的影子。無論在產品的設計還是功能上,Skype仍然保持著傳統(tǒng)而原始的一面,這固然能夠保全其作為工具類應用的純粹性,但由于缺乏移動應用應有的移動化、人性化交互,反而遭到移動用戶的拋棄;
其次是Skype的產品體驗在移動終端設備上被大打折扣。用戶在移動設備上使用Skype要經歷下載安裝應用并通過賬號登陸的過程,顯然相比手機系統(tǒng)撥號盤的體驗,這個過程足以讓人望而卻步。此外,Skype依賴充值付費的單一的盈利模式愈發(fā)顯得不合時宜。尤其是在中國市場,移動互聯網衍生出眾多商業(yè)模式,用戶享受著各種免費福利,充值模式對用戶而言已經不再具備吸引力。
對網絡語音通訊行業(yè)而言,Skype象征著一個階段,它的付費模式先后受到Line等更為廉價的應用的挑戰(zhàn)?,F在又要面對觸寶電話這樣的免費模式的挑戰(zhàn)。如果不及時做出調整,恐怕難以逃脫被后來者顛覆的命運。
互聯網免費模式沖擊之下,運營商該何去何從?
數據顯示去年1-7月份,全國移動電話去話通話時長完成16654.1億分鐘,同比下降2.5%;國際和港澳臺漫游通話時長降幅擴大,同比下降7.4%、9.1%。全國移動短信業(yè)務量完成4188.7億條,同比下降5.6%,比1-6月降幅擴大0.9個百分點。由移動電話用戶主動發(fā)起的點對點短信量同比下降21.6%,占移動短信業(yè)務量比重下降至40.6%,比上年同期占比下降8.3個百分點。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運營商流量業(yè)務表現強勁,來自流量業(yè)務的收入大體上彌補了其主營語音業(yè)務的下滑部分。種種因素迫使運營商不得不通過融合通信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所謂融合通信,即將通話、消息、聯系人三個主要入口功能與移動互聯網無縫對接,實現短信、語音與數據流量的完全打通。中國移動從2014年開始已經放棄短信主推融合通信直面微信的競爭,到現在兩年過去,融合通信仍不見蹤影。
與此同時網絡語音通訊市場則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微信取代短信,到WeChat Out以及觸寶電話免費國際長途業(yè)務的推出,一系列動作都迫使運營商盡快拿出應對之策。特別是觸寶電話通過發(fā)揮撥號盤強入口的優(yōu)勢,引入電商和O2O生活服務,以來自電商的收入以及廣告和分成模式產生的收入來補貼用戶,更是敲打著運營商的轉型戰(zhàn)略。
總而言之,隨著網絡語音通訊應用不斷占領市場,以及三大網絡運營商從傳統(tǒng)模式向融合通信模式的轉型??梢灶A見通訊行業(yè)將發(fā)生巨大的變化,一個免費通訊的時代正朝我們走來。
本文作者郝小亮,最極客創(chuàng)辦人,TMT領域觀察家評論人,《商界評論》《計算機應用文摘》特約評論員。掃描二維碼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