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之父杰克·特勞特在其封筆之作《重新定位》中說,“由技術驅動的變化迫使企業(yè)不斷演變,而這些演變要靠調整顧客心智中的認知才能最終完成?!?/p>
過去30年來始終致力于追求極致安全的海爾熱水器,憑借多項技術和安全標準已經給全球消費者留下了“安全”的印象標簽,現在海爾熱水器試圖通過新的品牌定位“全球用水安全專家”,來強化消費者對其產品安全的認知。這一舉動除了體現出海爾熱水器面對用戶時的思維變化外,還折射出其在定義下一代熱水器的野心。
品牌定位轉變折射海爾思維之變
家電行業(yè)的發(fā)展與消費理念的升級讓海爾愈發(fā)懂得從用戶角度思考問題。過去30年來包括海爾在內的家電品牌往往采取簡單粗暴的營銷模式,填鴨式地向消費者宣傳產品的種種功能與優(yōu)點,企業(yè)的著眼點在于產品而非用戶,這種以產品為核心的思維是工業(yè)時代的典型思維。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從用戶需求出發(fā)的“用戶思維”。
海爾熱水器從強調“產品安全”到強調“用水安全”,首先折射出的是其用戶思維。產品安全與用水安全兩個宣傳點實際上產生自兩個完全不同的語境,前者是從企業(yè)和品牌角度出發(fā)向消費者推銷產品,而后者則是從用戶角度出發(fā),讓消費者主動關注產品的安全性。這并不是投機取巧的文字游戲,而是品牌與用戶之間一種微妙的心理互動,使品牌更加貼合用戶需求,拉近二者之間的距離。
對于消費者而言,最直接的方式便是產品。比如不少家庭在電熱水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洗澡時拔掉電源插頭,或者安裝了漏電保護器依舊會漏電的情況,海爾熱水器便推出了防電墻技術,能夠解決熱水器漏電、家庭環(huán)境帶電兩種情況下的安全問題,到2016年4月,已經擁有了7300萬個家庭用戶。隨后,海爾熱水器在社交媒體上和70萬用戶交互后,征集到了數十萬條用戶在用水安全上的想法和痛點。集中體現在水中的細菌、余氯、污垢等不安全因素,2015年創(chuàng)新研發(fā)出凈水洗熱水器,開創(chuàng)了熱水器健康洗浴的新領域,為了讓更多用戶體驗到凈水沐浴,海爾熱水器選擇對外開放凈水洗核心技術,今年8月份聯合中國標準協會、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中國家電協會、中怡康等權威機構共同發(fā)布了《洗浴水質的安全標準》,為消費者選購安全健康熱水器提供了參考依據,“健康安全型電熱水器”很可能成為行業(yè)下一個“風口”。
海爾熱水器以“極致思維”解決用戶四類安全癥結
基于用戶核心需求將產品體驗做到極致,而不是以簡單的功能堆砌提高產品的性價比,這就是極致思維的體現。幾乎所有的熱水器品牌都在強調安全性,但很少有品牌像海爾一樣將安全做到極致。除了電熱水器所涉及的用電安全和用水安全,海爾熱水器又在用氣、環(huán)境兩個方面的安全詮釋了“全球安全用水專家”這一新的定位。
針對燃氣熱水器的用氣安全問題,海爾在2008年研發(fā)出可以預防一氧化碳中毒的燃氣熱水器,有效解決了用戶使用燃氣熱水器時的用氣安全問題?,F在,這項用氣安全技術不僅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全面升級,還增加了智能天然氣泄露報警、清除功能,全面保障了家庭洗浴用氣安全;而電力載波技術的應用則解決了燃氣熱水器跨越空間的安全難題。這一系列新技術,為行業(yè)定義了下一代燃氣熱水器,將洗浴用氣安全進行了深化和落地。
另外,海爾光伏新能源發(fā)電系統(tǒng)以環(huán)保的方式引領了綠色低碳的生活;在煤改電、媒改氣方面,海爾熱泵機組和采暖機組構建了成熟的質量研發(fā)和控制體系,在節(jié)能、環(huán)保等方面實現行業(yè)領先,為用戶提供家用熱水、商用熱水及空氣能采暖三大領域的解決方案......這些技術和產品都體現出海爾熱水器在安全方面的極致思維,同時也為其全新品牌定位“全球用水安全專家”做了背書。
海爾的蛻變:從做品牌到做標準
從三十多年前一家小工廠到成為全球大型家電第一品牌,在這個過程中海爾也不斷向行業(yè)釋放其影響力,成為行業(yè)的引領者和標準的制定者。有句話說,“一流企業(yè)做標準,二流企業(yè)做品牌,三流企業(yè)做產品”,今天的海爾為這句話做了最佳注解。
拿此次品牌重新定位為例,海爾熱水器以“全球用水安全專家”為定位,加之其30多年來積累的安全技術和標準,在行業(yè)的地位和影響力,實際上意味著海爾熱水器已經成為安全洗浴的標準,成為其他熱水器產品設計的目標和參照物,這是海爾品牌在行業(yè)層面最大的價值體現。
從用戶角度思考問題,將產品體驗做到極致,讓海爾熱水器贏得了更多用戶的信任。權威市場機構佰世越對2015年市場統(tǒng)計數據顯示,海爾電儲水式熱水器全球銷量第一,占有率為14.6%。這個數據足以說明一切。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