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要為萬物裝上數據引擎,馬云說沒有數據一事無成

19世紀末,汽車尚未成為主流的交通工具,屆時全球最大的城市倫敦,正為一件事情頭疼不已。由于交通運輸全靠馬匹,堆積成山的馬糞讓整個倫敦臭不可聞,有預言家說1950年整個倫敦將會被馬糞所淹沒。那個時候,沒有人相信一個裝有四個輪子叫做汽車的機器很快會把人類帶入“無馬時代”。就像幾年前,沒有人相信汽車有一天會裝上一部數據引擎,在行駛過程中為人類創(chuàng)造出新的能源——數據。

3月29日的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阿里云總裁胡曉明公布了兩個令人驚嘆的數據。搭載YunOS系統(tǒng)的互聯網汽車從去年上市以來累計產生的軌跡點超過117億個,按照阿里巴巴的規(guī)劃,2017年將有70萬輛互聯網汽車推向市場。YunOS Auto作為互聯網汽車的數據引擎,創(chuàng)造的數據能源正在為改善駕駛體驗、補充地圖數據、規(guī)劃城市交通發(fā)揮重要作用。汽車,這一體量巨大的移動終端進入數據引擎時代,讓我們相信萬物互聯已成為正在發(fā)生的事實。

人類的新能源——數據

一周之前,馬云在馬來西亞“全球轉型論壇”上的演講讓人印象深刻。他說,有幾個新趨勢將會改變世界。其中就包括新能源。馬云認為,第一次技術革命的能源是煤炭,第二次技術革命的能源是石油,而這個世紀和下個世紀的能源則是數據。沒有數據,任何事情都無法做成。

一如我們所見,我們的世界已經被眾多智能設備所包圍,而“智能”的底層設施和計算能力的來源則是數據,智能設備在運行中獲取、產生數據,而后又在大數據的基礎上提升自身智能化程度,從而更好地服務于人。表面上看起來,終端設備廠商從硬件銷售中獲得利潤,實質上做的早已是數據的生意。沒有數據,整個制造業(yè)將陷入停滯,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也將失去動力。

汽車是一個十分典型的案例。作為典型的制造業(yè),汽車產業(yè)已有百年歷史,而汽車本身在百年發(fā)展歷史中始終作為交通工具出現,除了方便出行和運輸并沒有其他大的功用,從這個層面上來講,汽車產業(yè)幾乎長時間出于停滯狀態(tài)。這個局面直到汽車被裝上一個操作系統(tǒng)才開始改變。YunOS Auto賦予汽車的不只是人車交互能力,同時也讓汽車在出行運輸之外開始創(chuàng)造更大的社會價值,這個價值的集中體現就是數據。

數據引擎讓汽車從交通工具變成一部智能移動終端設備,語音操控成了新的人車交互方式,讓用戶的雙手專注于駕駛,從而讓出行變得更加安全,同時YunOS Auto通過對用戶駕駛行為數據的分析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加安全的駕駛建議。由互聯網汽車產生的數以百億計的軌跡點為合理規(guī)劃行駛路線提供了數據參考,另外YunOS Auto的平臺化為接入娛樂、支付、社交功能帶來了更多可能性,讓駕駛變得更加富有便捷性和樂趣性。

當然,數據作為一種新能源的價值不只在汽車產業(yè)顯現。阿里云總裁胡曉明在云棲大會上還向觀眾展示了數據在醫(yī)療領域的應用,通過大數據學習,醫(yī)療人員可以更加精準地判斷病人的健康狀況。在家電設備等生活消費品市場,YunOS也為用戶帶來了更智能化的交互,通過對用戶生活習慣等數據收集并加以沉淀、分析,更好地理解人類需求,改善人們的生活。這些都是數據的日常應用。

顯然,數據已經成為人類的新能源,幾年前有人預言未來掌握了數據就意味著擁有了巨大財富,這個預言今天已經變?yōu)楝F實。過去石油資源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現在數據資源決定著一個國家和社會的未來發(fā)展。大量的數據將隨著一個個數據引擎的啟動而產生。

為萬物裝上“數據引擎”

阿里巴巴在過去幾年中圍繞萬物互聯網的布局為我們繪制了一個萬物互聯時代的藍圖,而萬物互聯的前提則是萬物智能。在胡曉明看來,YunOS在實現萬物智能的過程中負責的是實現終端設備的智能。在我看來YunOS就是終端設備的數據引擎,按下引擎的開關意味著賦予萬物以智能,繼而實現萬物的互聯。

馬云在演講中提到的幾個改變世界的新趨勢,其中還包括新制造。在馬云看來,制造的定制化將使很多事情發(fā)生改變,例如為手機裝上一個操作系統(tǒng)之后,原本打電話的功能只占了20%,其他80%的功能都不是打電話。沿著這個思路,如果我們?yōu)槠?、冰箱、洗衣機裝上一個操作系統(tǒng),結果會是怎么樣?我認為就像搭載YunOS Auto的互聯網汽車一樣,這些原本功能單一的設備將具備更多的社會價值。原因在于其有了數據引擎,這個引擎一旦發(fā)動,首先意味著設備的在線,同時也意味著設備所創(chuàng)造的數據的在線。而越來越多的設備和數據走向在線,不正是萬物互聯時代的面貌嗎?

阿里巴巴對萬物互聯的布局有著清晰的邏輯和軌跡,簡單來說就是一步步為原本離線的設備裝上一個數據引擎,實現設備和數據的在線。我記得王堅博士說過一句話,他說,“互聯網能做的事和沒做的事還有很多”。這句話按照我的理解就是,很多設備還沒有進入在線狀態(tài),而互聯網或者具體來說就是YunOS能夠讓這些設備從離線狀態(tài)進入在線狀態(tài)。兩個狀態(tài)中間隔著一個數據引擎。

就像胡曉明所說,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價值更多地體現在解決人類做不到的事。憑借人類自身的能力顯然無法完成對大量數據的獲取、沉淀、分析工作,解決方案就是為設備裝上一個數據引擎,來輔助人類完成這些工作。從這個層面來看,數據引擎相當于一個智能中心,并在與人的交互過程中進行深度學習,進一步提高智能水平。無數個數據引擎同時啟動,便意味著萬物走向智能,萬物互聯網時代的序幕也隨之拉開。

實現萬物智能是YunOS的使命,也承載著阿里巴巴的雄心。3月初,阿里巴巴發(fā)布了“NASA計劃”,馬云說該計劃的初衷是要為未來20年儲備核心科技,很多人對這項計劃感到不解,我想這種不解大概源自認知維度的不同。在馬拉西亞吉隆坡接受采訪時,馬云說了一句話,他說:“高科技公司之間的競爭關鍵點在于如何讓科技更加普惠,讓更多人受益”,這句話或許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NASA計劃”。

阿里的普惠科技:NASA計劃

NASA計劃的命名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大國間的軍備競賽,事實上每個國家在航空航天事業(yè)上的投入也常常引發(fā)公眾的不解,在我看來不解的根源在于公眾很難看到巨大投入與自身利益之間的關聯性。

1970年,贊比亞修女瑪麗·尤肯達寫信給美國宇航局質疑在地球上仍有很多孩子處于饑餓之中時投入數十億美元開展太空探索計劃的必要性。美國宇航局的斯圖林格博士在回信中講了一個故事,中世紀德國一個小鎮(zhèn)上瘟疫肆虐,一名仁慈的伯爵拿出自己大部分的金錢救濟窮人,直到遇到一個整日研制別人看不懂的光學儀器的怪人。伯爵把這個怪人請到家中,用部分收入支持他的研究,同樣也讓鎮(zhèn)上居民感到不解,但正是在伯爵的支持下,怪人最終發(fā)明了顯微鏡,幫助人類消除了瘟疫和大多數傳染病。

對阿里巴巴來說,“NASA計劃”就是那個顯微鏡。馬云說,科技要更加普惠,讓更多人受益。高科技公司之間的競爭要看誰的技術更具兼容性。這個兼容性在我看來指的是科技與人類實際需求和問題之間的關聯性。20年是個長遠的計劃,這20年也是阿里巴巴著眼于改善人類生活的20年??萍急仨氁匀藶橹行模皇菫榱丝萍純涠l(fā)展科技。

正如YunOS的價值體現在賦能終端設備的過程中,通過實現設備的在線互聯,通過源源不斷地大數據,通過基于大數據的人工智能,來幫助人們更好的生活。這是我對馬云所謂“普惠”的理解,它的本質在于加強科技與公眾利益之間的關聯性,讓公眾感受并享受到科技對生活帶來的改善。

數據已經成為人類的新能源,而YunOS扮演的角色是數據引擎。如果說NASA計劃承載了阿里巴巴在科技儲備上的雄心,那么YunOS則是這項計劃的啟動鍵。馬云說NASA計劃的關鍵在于科技的“普惠”,而YunOS正在通過改善更多人生活的方式來完成對“普惠”二字的實踐。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7-03-29
阿里要為萬物裝上數據引擎,馬云說沒有數據一事無成
汽車,這一體量巨大的移動終端進入數據引擎時代,讓我們相信萬物互聯已成為正在發(fā)生的事實。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